世界粮食日前饭店一瞥:令人心痛的餐桌[图]
2006-11-01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然而就在此前一天,我在安徽天长市市区一饭店发现:一张就完餐的餐桌上,满桌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及剩菜残羹,看了实在令人心痛。

    据悉,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性粮食危机不断出现,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二十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唤起公众注意长期存在的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目前我国仍有一些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如此浪费,太不应该。

    安徽天长市委宣传部 鄂节玉 李炳旺

    一个节俭的韩国家庭

    曾经听朋友讲他到其合作伙伴——一位韩国商人的家里做客时,目睹这个家庭成员的节约态度及作法。当时,主人给他开了门,问他是穿拖鞋还是和他们一样脱了鞋直接踩地,他见主人只穿着袜子没有穿拖鞋,就按主人的样子做了。令他不解的是,当初这位韩国朋友在北京买房时,曾向他讨教是铺木地板还是铺地砖,后来韩国朋友听取了他的建议铺了地砖,怎么现在的地面却成了人造革的?主人看出他的不解,解释道:“地砖铺了,如果光着脚有些凉,所以又在上面铺了人造革,这样省得买很多拖鞋了。”他看见韩国朋友的妻子用抹布擦地板,就问她为什么不用拖把拖,那样要省事得多。女主人说道:“你们中国的拖把在涮洗时太费水,抹布可以节约用水!”朋友到卫生间时发现,马桶旁边放了一个塑料桶,桶里面盛的是脏水,上面还放了个舀子,正好韩国朋友4岁的儿子急匆匆来尿尿,小家伙尽可能地对准马桶中间,尿完了在桶里舀了一瓢脏水冲了一下马桶。主人介绍,他们家有个惯例,大人小便用两瓢水,小孩子用一瓢。

    朋友还告诉我,这个韩国商人有两辆小轿车,家里车库放了一辆,公司车库放了一辆,但是,他们夫妇俩平时上班都是骑自行车,有要事和接待时才用汽车,用他们的话讲,这样做可以节约费用,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听了朋友的讲述,我豁然开朗也肃然起敬:难怪人家国家的环保搞得那么好,是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态度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理说这位韩国商人并不缺钱,但是,富有并没有使他们丢掉节俭的优良传统。这很值得国人学习。

    陕西西安市阿房路省纺司西城分公司

    许双福

    我们为何如此浪费?(视角)

    赵蓓蓓

    眼前这张照片,不少人看后或许会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餐馆中类似的情景太多了!

    这样的画面在中国餐馆包括国人光顾的餐馆里的确随处可见。倘若在世界各地做个探访,看看哪个国家餐馆的餐桌上残羹剩饭多,答案想必让国人汗颜。

    如此暴殄天物究竟原因何在?是我们已经富得流油?目前我国仍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是国人历来就有浪费的习惯?众所周知,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一个有着节俭传统、仍有千百万人有衣食之忧的国度,为何浪费粮食现象比比皆是,众人习以为常?

    读报时曾看到这样一件事:在国外一家餐馆,两个国人就餐后剩下许多饭菜起身离去,被一外国妇人叫住。妇人斥责道:你们不可以这样浪费。国人回答,这你管不着,是我的钱。妇人说,钱是你的,资源却是大家的。这个故事足以说明,为何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倒显得十分“小气”吝啬,尚不十分富裕的国人却喜欢铺张浪费。财富的增长并没有改变一些国人的狭隘眼界与襟怀:他们关心的只是“小我”而非“大家”。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贪污是将公共财产窃为己有,浪费是将公共资源任意糟蹋。公共财产不容侵占,难道公共资源就能随意糟蹋?财产与资源都是有限的,均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要按劳取酬,所以需勤俭节约。窃取公物有罪,浪费资源同样是罪过,从某种程度上说还罪加一等。因为,前者截取的是流,后者毁掉的是源。

    中国、韩国都是有着节俭传统美德的国度,这种传统美德为何在韩国能发扬光大,而在我国却日渐丧失?看看多年来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残羹剩饭、长流水、长明灯,看看各地近年来涌现的超宽马路、超大广场、超豪华办公楼,再看看骤减的矿藏、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我们真该好好反省:让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失传,是不是一种罪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