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声讨国人的不文明就是自虐?
2006-11-01

 来源:新华网  

    许博渊

    词汇像菜场里卖的肉,各有自己特殊的气味,猪肉有猪肉的气味,羊肉有羊肉的气味。有时候,某种肉的气味不是它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比如有小贩将猫肉用羊油抹过,一块块串起来烤着卖,说是烤羊肉串,这个羊肉气味就是后天获得的。词汇也有这种情况。我一听到“元首”这个词,鼻子里就会闻到一股腥气,因为反映二战的电影里,常常有党卫军军官在希特勒面前“啪”地一个立正,嘴里说:“是,我的元首!”英文里的head可以译作“首脑”,也可以译作“元首”,都是一个意思,而我听了“首脑”就舒服一些,听了“元首”就不舒服。所以,我主张我们的新闻报道注意一下词汇的气味和读者的感受。

    我也讨厌“自虐” 这个词,原因是日本右翼分子喜欢用它。那帮人以为日本如今财大气粗,应该昂首挺胸地活着。他们不喜欢对二战军国主义罪行进行反思、道歉,也不喜欢二战之后的和平宪法,把坚持反思道歉与和平道路称为自虐。这就给了这个词汇某种不良气味,让人不快。在我国,有些朋友喜欢把我们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称作自虐,我一听就不舒服。但我们讨论问题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应该凭理性思考。让我们理性地探讨一下我们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是否自虐吧。

    顾名思义,自虐就是自我虐待。明明有条件吃大米白面,却天天吃树皮草根,这是自虐。明明有条件穿得体面一点,却天天蓬头垢面,这也是自虐。那么,从“五四”运动直到现在,我国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和国人的秉性进行反思、批判,是不是文化自虐呢?一些朋友认为,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博大精深,足以夸示于世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也足以夸示于世界;我国现在正在迅速崛起,令世界惊叹,也足以夸示于世界。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苛求自己,在角角落落里搜寻一些不足之处,闹得人灰头土脸呢?这不是文化自虐是什么?听起来有道理,但不正确。

    五千年文明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这里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像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既有优质文化,也有劣质文化,我们要继承优质文化,扬弃劣质文化。既然要扬弃,就要鉴别、批判,不能把垃圾当作宝贝供起来。比如等级观念、官文化就非常令人讨厌,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一大障碍,就必须批判。但我看到,许多电视剧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宣扬它,许多共产党的干部在津津有味地享受它。显然,为了建设现代文明,这种与古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古代文化就应该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和批判绝对不是自虐,而是为了轻装前进。第二,即使是古代文明中的优质文化,也是古人的创造,我们不能像阿Q那样,总说老子以前比你阔多了。而且,随着人类的进步,我国古人创造的文明已经不足以解决现代各种复杂问题,必须努力创造新的、符合今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代文明,老是拿五千年文明来夸耀对进步没有好处。

    我中华民族确实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但是,国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又确实有诸多毛病,核心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那么,我们能够因为有了勤劳勇敢和热爱和平这样的优点而容忍自私自利的毛病吗?对这些毛病进行反思和批评就是自虐吗?当然不是。因为,许多毛病看来不大,却已经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障碍。就说城市居民天天要吃的蔬菜水果吧,农民自己吃的不施农药化肥,真正是纯天然,而用于出售的则大量使用,而且往往在出售前几天还大量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这个问题对广大城市居民来说就不是小事。那么,对这类现象进行批评也不能说是自虐。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文化问题,而是商业秩序问题。我认为,根子在文化。

    人们常说,东方人讲集体主义,西方人讲个人主义。我对此一直有怀疑。小农经济必然产生个人主义,机器大生产才更需要协作,需要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劣质部分。一百多年前,有西方传教士发现,中国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在路边锯下一棵树,任其横在路上,两头的行人必须耐心地等待他们把树锯断了搬走才可通行。这样极端的例子现在可能不多了,但遗风犹存。我们常常发现,人们把自行车随便往路上一横,自己买东西去了,全然不顾行人是否方便。有些人把汽车往人行道上一停,走人了,完全不管是否给别人造成不便。这样的情况简直是遍地都是,时时都有,骨子里就是心目中根本没有别人。某些菜农果农的问题也在于此。那位外国女子在自行车道上所阻止的违章汽车司机的问题,根子也在于此。这就是文化。对于这种文化不要反思?不要批判?反思了,批判了就是自虐?说不过去吧?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说到,物质的贫困化必然导致精神的荒漠化。或许有人不同意。我认为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也是符合古今中外的事实的,请大家不妨考察一下。这里,我索性再打破一个禁区。北京人都知道一句老话:“有钱不买城南房”。为什么?城南穷。今天,城南仍然没有多少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机关,居民以城乡贫民为主。草根阶层是我们革命的依靠力量,他们本质上是好的,有许多优良品德,歧视他们是错误的。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涉及“公共”的方面,毛病比较多,而这些毛病是物质的贫困带来的。他们祖祖辈辈挣扎在生死线上,为生存而苦斗,无暇顾及文明礼貌。

    我自己有体会,以前住在别的区,环境比较好,初到城南很不习惯,简直是遍地垃圾,我自嘲说是垃圾堆上的耗子。曾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一路走一路吐痰,就批评了他,说你怎么一路吐啊。不料,他居然停下来,把车一放,上来要打人。我老伴眼看老头儿要挨打,于是勇往直前,嘴里说:“你吐得对,我们错了,你走你的!”他还有一点骑士风度,骂骂咧咧地走了。他也许以为,他从小就这么吐,他父母、祖父母都是这么过来的,从来没有人说有什么不妥,忽然被人批评,觉得委屈,生气,而且不是假生气,而是真生气。而生气之后口吐秽言,动手打人也很自然,他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他父母、祖父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觉得也很正常。但这事对我的刺激很大,与我在其它一些国家看到的文明礼貌、互相关爱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如果没有对比,我也许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批判欲望,会觉得这一切都很平常,司空见惯,没有什么,不值得大惊小怪。

    同一个城市里,文明程度就有这样的差别,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历史上,凡是物质丰富的地方,人们的文化也高,精神也文明。我国历史上有过辉煌,当我国古人已经习惯于使用马桶和茅房的时候,巴黎居民还在夜里将小便撒在坛坛罐罐里,早晨从窗户里泼向大街。然而,时移世易,世界的经济中心转移了,西方富而东方穷。现在轮到西方人说中国人不文明的时候了。我们能用祖宗的辉煌来为自己的不文明辩护吗?为了进步,我们必须认账,必须反思。这种反思恰恰是国人在富裕起来之后试图在精神层面上再前进一步的崇高努力,绝对不是什么自虐。

    结论是什么?是要大度,要自信,要勇于批判我们民族身上的不良文化因素,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现代文明,从而堂堂正正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劝朋友们,“自虐”一词要慎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