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争鸣]一截女生大腿引发的争议
2006-10-31

罗金
 
  近日,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争议。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不应该限制学生的创新和生活。况且,女生们的照片也只是比较善意的创新,没有值得非议的地方。

 
网上流传的“人大女生露腿毕业照”。(资料图片)

  (10月30日《华夏时报》)

  我是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我们那时候拍毕业照,谁敢露大腿啊。连想也不会想的,遑论“敢不敢”。然而现在有了,我也专门看了看,那是一些要好的女学生毕业前的留念照,很轻松,很生活化,也很赏心悦目。她们活泼的姿态,青春的活力,都让人明显感到了新时代的气息。我真后悔自己不是当代大学生。

  可是,有网友认为,女大学生穿着学士服露大腿有亵渎之意。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她们一没有违法,二没有违反校规校纪,三没有违反道德,露便露了,干卿何事!然而又有人说了,“现在社会浮躁,大学生只追求表面的个性”。这真是屁话!在一张照片上,你想让女大学生们表现出怎样“全面的个性”?这分明是在抬杠了。

  我注意到,许多网友把矛头对准了校方对“露腿学士照”的表态:“不应该限制学生的创新和生活。况且,女生们的照片也只是比较善意的创新”。他们认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在学术上或积极方面的,而不该是露多露少上”。呵呵,这真是“你说东来他说西”,从一开始,大家本来就说的是“拍照”的问题,怎么就硬要和学术扯上关系?至少,在毕业拍照留念方面,女大学生们的做为不是一种尝试和创新?不就是露了自己的一截大腿么?难道真有什么恶意不成?是不是说,一定要让当今的大学生在毕业拍照时都站得跟木桩一样才好,而且,笑也不能露齿?这样,才是他们看得顺眼的毕业照?

  ( 广东 职员)
 
来源:快报网-《现代快报》

露腿照,一群青春孩子的戏谑之作[图]

林卫萍(教师)                                                      

    近日,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校方认为仅仅凭借照片上的校碑不能说明照片中的人是人大女生,称照片是比较善意的创新。

    其实,“露腿学士照”的主人公是否来自人大,根本无关紧要。如果因为是人大就不可露,不是人大就可露,这种思维就显得太过于疆硬了。那种死盯着名牌大学不放的想法就有些不那么光明正大了。之所以有这样的小人之心,因为许多事情一旦涉及到名牌大学,特别是北大、清华,许多的兴奋神经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汇集、放大。

    一群女生,脸上戏笑,戴着学士帽,露出大腿,在我们传统的眼光里,就是不正经的表现。按照传统的眼光,大学女生应是淑女样,最不端也不能露出大腿。腿一露,闲言闲语就来了。

    大学生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年轻人喜欢做一些惊世骇俗的搞怪事情,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我看来,“露腿学士照”无非是一群青春孩子的戏谑之作,或者说是“激情之作”,根本不值大惊少怪,更不用上纲上线。

    至于有人认为,“露腿学士照”表现了女大学生富于创造力。这话显得很可笑。露一下大腿,就说富于创造力,那些露身体呢?再说,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应该体现在学术和研究上,用不着体现在身体的露多露少上。我倒是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在道德的范围内,都可以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说实在的,现在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大学生也不例外。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露腿学士照”也可以看作是大学生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一笑”可以过,“一露”也可以过。

    一群青春孩子的戏谑之作,我们看过,笑过,就算了,不必穷追不舍。校方认为是善意的创新,我倒认为这样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的爱护。爱护学生也是爱护我们自己。我们没必要活得那么累。

    上图为网上流传的“人大女生露腿毕业照”。(资料图片)

不同观点:女大学生露腿照怎成“善意创新”?

    何谓创新?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既然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那就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具体在大学生身上,创新应该反映在她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对学术观点观念的勇于创造和锐意进取上,而不是表现在拍毕业照的时候裸露大腿上。如果说拍毕业照裸露出大腿是创新,那么,裸露出身体的其他部位是不是创新?反过来说,穿着齐整拍照是不是就意味着“守旧”呢?女大学生拍个前卫的毕业照也算成了“创新”,那么,人大的教学科研究竟是如何“创新”的呢?难道拍露腿照的女大学生就是人大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

[人大校方回应露腿毕业照:创新无可非议]

    校方认为是善意的创新

    上周四,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学校方面并未听说此事。

    该老师说,仅仅凭借照片上的校碑不能说明照片中的人是人大女生,“也可能是一些人图好玩在人大拍的”。至于能否通过照片对照学籍辨识,该老师称,学校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提供这样的服务。“即使真是本校学生拍的,也只是她们的纪念照,”该老师表示,大学追求自由开放的思想,不应该限制学生的创新和生活,“况且她们的照片也只是比较善意的创新,没有值得非议的地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