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什么是国人“最大的不文明”
2006-10-30

 
来源:新华网 
 
    郭松民

    正在中国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作为中国大诗人李白的仰慕者,日前在西安表示,打算在退休后专门为李白写一个电影剧本(10月29日《环球时报》)。

    国际上一般公认,法兰西民族是一个自尊意识和优越感非常强烈的民族,因此法国总统的此番表态,无疑可以作为“中华文明是一种非常优越的文明”的有力证据(当然,李白的伟大和中华文明的优秀,其实并不需要借助一个外国总统的肯定才能被证明,只是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按这种逻辑来推理,这里姑且从俗),但让我感到不解的是,无论是网友还是评论界,对这条消息的反应都非常平淡。

    反应平淡可能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泱泱大国的心态,或者干脆就是一种谦虚,对这一点似乎不必厚责。但许多人对另一条新闻的反应却让我感到有点惊讶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外国女士在北京街头纠正一辆机动车违章,司机不服,被人拍成了照片(10月29日新华网)。相关的评论却是血脉贲张式的:“在北京大街上丢尽中国人的脸”;“所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究竟在哪里”;“让我们看到了外国人的法律意识及其执着”等等。

    两件事情一比较,我们能够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来呢?我发现:凡是好的,能够证明我们优秀的事实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就有些犹豫和惶惑,觉得受之有愧,不敢把它视作一种自我肯定的证据;而凡是负面的,能够被用来证明我们是“不文明”的事实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许多国人就会显得十分亢奋,立刻就会发自内心地产生共鸣。

    但在我看来,这种畸形的心态,即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不文明的,并千方百计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才是一种最大的不文明!因为无论我们怎样给文明下定义,“理性”都必须是文明的一个核心要素,从一起普通的交通违章的个案,进而认定“中国人”丢脸,更进一步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都否定了,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理性的,当然也不能说是文明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根据一些个案不由分说地就为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定性的思维方式,却往往只被用来度量中国人,而对西方人却采取就事论事的理性态度。比如许多国人喜欢用随地吐痰来证明中国人的不文明,但一家荷兰公司在非洲科特迪瓦倾倒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造成10多人死亡,10多万人的健康受到影响,连中国的外交官都受害,这难道不是一种比随地吐痰恶劣万倍的行为吗?但奇怪的是,却没有人因此指责欧洲人、西方人“不文明”,也没有人追问“西方文明在哪里?”

    中国要成功地走向世界,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我认为就是这种“最大的不文明”,我们要尽快学会对好的或不好的个别事件,都采取就事论事的理性态度,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如果说一个有严重自卑或者自虐心理的个人无法和他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的话,那么一个有着同样心理的民族也是无法有尊严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热评:在北京大街上丢尽中国人的脸

    20日上午8时50分,网友、自由摄影师老安经过北京东大桥路口(蓝岛大厦对面)时,看到一个中年外国女性推着一辆自行车拦住一辆现代伊兰特。“原来老外在要求它离开自行车道,”老安说,“几分钟后,司机火了,下车指着老外斥责,并把老外的自行车拎起来往边上摔了一下。”

    最终,小汽车拗不过“固执”的老外,拐入了机动车道。“网友发的帖子说那辆车最后还是继续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这可能是对我那组照片的误解。”老安说。

    当晚,老安把拍摄的照片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题为《老外帮助国人提高素质》。随后网友们加入了,将标题换为《10月20日北京街头发生的一幕,每个中国人都要深思!》,引发热烈讨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