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 光明网
10月17日是第1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一位自称是一家企业老板的西安市民将自己打扮成乞丐模样,在小寨过街天桥上乞讨。根据他的要求,捐善款者每次最少5元,他称此举是为了唤起更多人关注贫困。(华商网-华商报报道)
乞丐我们见的多了,咱们暂且看看这位。行乞者杨贵飞穿的破破烂烂,可是他戴着金戒指 ,金佛项链,还叼着高档香烟。旁边还有《行乞公文》,上面说他是西安一普通市民,家中有车有房,10月17日正值“国际消除贫困日”,他决定沿街乞讨以唤起更多人对贫困者的关注。他要求:每次施舍不低于5元。有人只捐1元,他决不愿意。
乞丐的生存环境确实令人担忧。为什么会有乞丐?本人读过很多关于乞丐调查的书籍,深知其中的艰辛与无奈。除了一小部分以乞丐为职骗取钱财外,我认为大部分的乞丐行乞还是因生活所迫。乞丐,简单看是生活贫穷,有点影响市容;但是更深入地看,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所面临的贫困,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个国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人权的问题。生命总是比其他一切要贵重的多。
扮乞丐者杨说自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更多人的关注,这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其行为真的令人费解。为什么他要穿金戴银的去行乞?为什么还要最低5元钱?一个真正的乞丐是不会嫌弃同情者施舍多少财物的,人们的怜悯之心对他们来说就够了,能够支撑他们生存下去就行了。最后,杨把行乞得到的钱、一位市民的50元捐款和自己的500元钱,凑了600元钱汇到陕西省慈善协会的账户上,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杨贵飞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他很富有,有车有房,但他还是到了大街上当乞丐,为什么不自己掏钱捐助?或许这就是杨的良苦用心:人们了解了这件事,注意与讨论这件事,比直接默默的捐助更有好的效果,更能唤起民众对贫困的关注。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想假设,至于真正原因,也只有杨本人知道了。
在中国,乞丐依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希望这位老板“乞丐”的作为会给民众和政府一些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