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擦皮鞋的立锥之地会碍谁的事?
2006-10-25

 来源:新华网 

    徐学江

    上周末,到北京市中裕世纪大酒店东侧的小街找人擦皮鞋,发现原来那里十来个擦皮鞋的人一个也没有了。当时有点纳闷。在我转到羊坊店路与铁道大厦对面那条小街交汇的拐角处时,发现一个擦皮鞋的妇女。我请她擦皮鞋,一开始她有点犹豫,四处张望一番后,拿出鞋油、擦子和破布,三下两下就擦完了。我问,为什么这样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她说怕城管来抓。她说原来都在后面那条街上,这些天城管一直轰我们,抓住了还没收东西。我问为什么轰他们,她说,说我们影响市容。

    那个40来岁妇女是河北邯郸人。“到城里别的事干不了,可擦皮鞋这样的事人家又不让干”,她说着,满脸的无奈。

    上一次在那条小街上给我擦皮鞋的是一个断了一条腿的残废人,他是北京人,就住在附近。擦一次,两块钱。因为那条街地处北京西客站对面,来往行人不少,生意不错,所以平时总有十来个人在马路边上等活。

    最近关于城管人员与小商贩矛盾和冲突的报道不断,舆论大都站在同情小商贩一边,批评城管人员态度蛮横粗暴,没有人情味。有的甚至对城管人员的权力范围及其法律依据提出质疑。有的报道引用小贩的话总结道:“公安管坏人,工商管富人,城管专门管穷人”。也有少部分舆论是为城管人员叫屈的,说他们的活不好干,要人们给予理解和支持。我想这两种舆论都反映了部分事实,都有一定道理。公允地说,城管人员确实不容易,他们做了不少事,对维护城市秩序有利。但也不能不承认,他们有些该做的事没有做好,还有些事做得不怎么对,不怎么得人心。

    如驱赶擦皮鞋的,恐怕就不对,不得人心。这些人,不管来自农村还是城市,都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干着一般城里人不屑于干的事情,用自己诚实的劳动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对他们的求生之路,为什么要给堵死呢?他们既不在长安街,也不在王府井,而在偏僻的小街里;既不偷抢,也不伤风败俗,而是规规矩矩守在那里;除了一张小凳,什么摊位也没设,既不妨碍交通,也不污染环境——所有这一切,怎么谈得上影响市容呢?再说,这些人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是需要的、有益的。行人皮鞋脏了,花2元钱擦得干干净净,不是令人高兴吗?这些人自食其力,不是可以减轻国家就业压力和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吗?

    从邯郸那位妇女简短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城管人员之所以不让这些人在街上擦皮鞋,主要借口有两条:

    一是“无照经营”。我认为,对此要具体分析。对于一般摆摊设点的商贩,应该要求他们凭照经营。但对擦皮鞋这种营生,挣的钱少得可怜,又完全没有固定收入(据邯郸那位妇女说,一天只挣几块钱,最多不超过10元),似乎可以网开一面。如一定要执照,也应该免费办理。

    二是“影响市容”。人们不禁会问,“市容”的定义什么,什么叫“影响市容”?难道一个城市,就只能是“白领”人的世界,只能是那些出舆入辇、衣冠楚楚、穿金戴银者的天地,而不能有身背编织袋的乡下人和在小街小巷擦皮鞋、修鞋修包的个体劳动者的活动和生存空间?难道有了这些人,就影响了市容?这种偏见在社会主义社会实在要不得,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

    据一位城管部门负责人说,目前城管的任务涉及14大类300多项,大到包括拆除违章建筑,小到入禁止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便溺、乱丢瓜果皮、烟头、口香糖,整治散发张贴小广告,清理“无照商贩”,打击偷盗铁井盖以及“黑导游”、“黑车”等。笔者认为,所列各项都很重要,城管人员恪尽职守,切实做好,人民是感谢的。但对于擦鞋的、修鞋的等弱势人群,则应该手下留情。他们没有什么谋生手段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