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需要什么样的自由?
2006-10-24

  中国青年报  张若渔

  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君佐,确认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推进博客实名制的消息。对于网民最关注的“言论自由”问题,杨君佐表示“言论自由是相对的”,推行博客实名制并不惧怕由此带来的影响。(《华夏时报》10月20日)

  自从博客实名制的消息见诸报端以来,社会上对于实名制和言论自由的讨论进一步升级。官方的表态很坚定,一句“言论自由是相对的”,几乎可以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唇枪舌剑悉数化解于无形;而与此同时,民间的质疑声浪也不遑多让,捍卫“言论自由”的呼声不绝于耳。客观地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只是基于立场的不同对实名制采取了选择性阐释,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信产部以及中国互联网协会强势推行博客实名制,其目的显然在于对负面“言论自由”的警惕和惩戒。应该说此举既是互联网发展完善的题中之义,也符合广大网民的集体利益。但网民之所以对此视而不见以致杯葛抵制,无非是基于一种不信任心理:“言论自由是相对的”是否会成为压制公民“相对的言论自由”的利器?

  这种不信任心理绝非空穴来风、胡搅蛮缠。推行博客实名制可以,但总得让大家确认,自己不会因正常的言论自由而受到伤害,甚至遭受无妄之灾。如果有关部门不能就此给公众一个承诺,那么,公众的反对声自然滔滔。

  我承认,“言论自由是相对的”这句话是一个真理,但应不止于泛泛而谈,关键的问题是,政府部门必须在制度层面恰当地区分正常的和负面的言论。惟有先具体而细微地确认了公众正常言论自由的界限,并加以切实妥善的保护,惩戒负面言论的措施,才有付诸实行的可能。如若不然,公众就有理由怀疑,隐藏在互联网深处的眼睛,不是一种柔和的羽翼,而是某种可怕的魅影。事实上,这种缺乏治理标准的凝视,因有着太大的自由裁量权,难保不被滥用。

  其实说到底,博客匿名制并非什么割舍不下的贵重东西,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除非个别人心怀鬼胎,谁不想在网上坦坦荡荡做人,大大方方说话?甚至可以说,我们所真正需要的,就是在透明的社会中,在知根知底的情境下,畅所欲言而无所惧怕的自由,而不是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鬼鬼祟祟的自由——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遵纪守法。

  我们需要光明正大的自由,实名制会带给我们这种自由吗?答案取决于有关部门的思想和践行。如果单方面推进,仅有惩戒之意而无保护之心,则实名制推进的前景堪忧;反之,如果保护和惩戒双管齐下,则实名制将会带来行政治理和公民言论自由的双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