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靠朋友,买房靠父母?
2006-10-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为了不再每月都把大把钞票白白地从自己的账户转入房东账户,几年前,我放弃了要把广州的新老城区都住个遍的远大理想,痛下决心勒紧裤带从漂泊一族变身为有房人士,而且还义正辞严地拒绝父母的“赞助”:早就成年了怎么还能用父母的钱?可是,几年下来,事实证明,我的想法不仅是“打肿脸充胖子”,而且显然缺乏理财头脑,远远落后于时代。

  目前,广州许多有经济头脑的未毕业大学生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支生猛力量(见本报10月21日A6版报道)。房价日益见涨,房子迟早要买,早买早受益。产生“校园业主”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利用时间差赚钱,二是利用时间差省钱。可是从媒体报道对这个群体的分类来看,无论是家境殷实型、意识敏感型还是信心饱满型,他们无一例外,启动资金即购房的首付款都来自于父母。

  对于刚毕业或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存在子女教育费用的问题;身体也正好处于最佳阶段,大多没有医疗之忧;被称为新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和住房,只剩下住房这一远忧近患。习惯于为子女操心到死的中国父母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要不计代价为子女扫除这一心腹大患。一时间议论纷纷,指责慈母多败儿者有之,批评年轻人啃老者有之,可是我们算算账,发现也许是个误会。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学毕业生有近千万人,而收入呢?据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比例为19.1%,在5001元以上的人群比例仅为5.34%,47.98%的应届毕业生工资在1000元~2000元。如果按目前的房价水平看,七成的人就算不吃不喝,购房也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是收入最高者,照目前房价的上升势头,也难料存款的增长速度能不能跟上房价的涨幅。

  “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对他们来说,远远超出收入水平的房价,也是个远远超过了自己解决能力的难题。要拿下重重的壳轻装上阵,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求助父母是最快捷、手续最简单、也是效率和收益最高的。当然,前提是父母的经济条件允许。这也是我妈至今为止对我念叨不休的原因,为什么宁可把几万块钱的利息扔给银行也不给她?在她有中国特色的母子观里,我的行为不仅愚蠢得就像把钱直接扔进了水里,而且困难的时候没想到她,这伤害了她的感情。

  虽然,有超前买房战略眼光的学生和有条件帮助未毕业的子女买房的家长都是少数,但银行对此的热心度却让我有些担心,“校园业主”的出现,会不会为本已高企的房价多压上“一根稻草”呢?(清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