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告诉我,这是诗人的“行为艺术”,也千万别告诉我,诗人在舞台上的脱衣秀,是“物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作。这场名为“支持赵丽华(blog)保卫诗歌”的朗诵会,在诗人们的“倾情”表演下,演变成为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最终在主办方的严厉喝止下,诗歌的韵律和声音戛然而止,让那些激情澎湃的诗人们多少有点尴尬。
在这个9月,诗人们也有点烦,先是广大网友恶搞“梨花体”诗歌——“国家级诗人”赵丽华的一些“废话诗”,接着出现了“挺赵”和“反赵”两派的争执。诗歌这个曾经被人们遗忘的文学体裁,在2006年,因为诗人的“废话”,终于在公众面前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不但在网络上掀起大写、特写和访写诗歌的浪潮,在传统媒体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人们在为什么是诗、诗是什么争论不休的时候,更为如何去写诗这个问题而伤透脑筋。诗歌这个千年的古老文学形式,在现代人的理解和演绎下,变得越来越“朦胧”,越来越“实在”,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甚至一句话被分成几行,也变成了所谓的诗,而且,竟然还形成了流派,什么非非诗派、废话诗派、梨花诗派,诗人们拉帮结派,搞得跟文化大革命似的,继而形成了“挺诗”和“倒诗”两派,对立的双方,谁也没向谁缴械投降,该吵的吵,该骂的骂,该恶搞的恶搞,双方乐此不疲。一时间,人人都变成了诗人,个个都成了斗士。这是一场诗歌保卫战,但是,当古老而神圣的诗歌融入了现代的“下半身”写作、废话写作、行为写作,诗歌还有多少艺术可言,还有韵律、节奏、语言等美感呢?而当保卫战变成了赤裸裸的人体秀,诗歌的艺术美顿时变得庸俗不堪,在观众的尖叫声和失望的神情中变得黯然失色,荒唐而可悲。
当诗歌变成了人体秀,诗歌也就变成了诗人的“个人艺术”和发泄形式,诗人的堕落,让无辜的诗歌也跟着无耻起来。这是诗人的悲哀,也是大众的悲哀,更是诗歌的悲哀!是诗人亵渎了诗歌,还是大众远离了诗歌?诗人的行为再一次验证,诗歌,正被我们的诗人,糟蹋得面目全非!(池墨)
事件回放
诗人苏菲舒突然脱光衣服让在场观众吃了一惊
废话诗人“脱衣秀”挺诗
“今年的9月对诗人很重要,有的人一夜成名,有的人被恶搞。”诗人杨黎在9月30日诗歌朗诵会上如此感慨。
这场名为“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的朗诵会,拖延半小时才开场。背景歌曲正好是《最近有点烦》,在这个9月,诗人们也有点烦。
先是广大网友恶搞“梨花体”诗歌——“国家级诗人”赵丽华的一些“废话诗”,被网友以各种形式模仿恶搞。 以此为导火索,演变到近日,成为韩寒与数位知名诗人的互相嘲讽加对骂。“挺赵”和“反赵”两派的争执更加白热化。 9月26日到30日,韩寒在博客上接连发表《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坚决支持诗人把流氓耍成一种流派》等文,放言“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并称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打“回车”键。
这话激怒了诗人们。先后卷入战团的,有伊沙、沈浩波等知名“下半身诗人”,《韩寒灭诗,死得难看》等檄文火药味十足。而在韩寒这一边,帮忙助拳的,除了韩寒的粉丝外,还跳出了一个大眼足球评论员李承鹏。
“这世界真是乱套了。诗人们又和韩寒掐起来了。诗人们看上去是在骂,韩寒看上去是颇有教养地在批评和辩解(是不是装出来的教养,假以时日再看)。”有网友叹到。
几乎与此同时,也就是9月26日后,诗人杨黎在网上发表《支持赵丽华 保卫诗歌朗诵会》,邀请诗人们在9月30日晚7点相聚北京海淀第三极书局,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