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以现代人的方式祭祀孔子
2006-10-12

 梁维力 光明网
 
  今年的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周年,曲阜、长春、泉州和香港、台湾等许多地方都进行了祭祀活动。祭祀大多遵循古代传统方式,祭祀人员身着古装,手持各种旗帜或祭祀器具,先三献礼,再五拜礼,宣读的祭文也像古代一样深涩难懂,仪式上,圣土、圣水、仿古马车、龙凤旗充斥眼球,队伍浩浩荡荡,放眼望去,好似一群遗老遗少,除了热闹,剩下的只有不伦不类和乌烟瘴气。在21世纪的如今,祭祀孔子不以当代的方式,非要仿照古人的封建礼仪,实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曲阜等很多地方的祭祀人员据介绍穿的是“汉服”,所谓的“汉服”即是指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可是秦服、汉(朝)服、晋服、隋服、唐服、都算是传统服装,没有定式,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说:“我到现在都搞不清楚什么服装是能够真正成为代表中国的服装。”我们现在还没有标准化的汉服,所以各地的祭祀用汉服是千姿百态,让人看了不明所以。与曲阜等地不同的是,天津、福州和南京等地的祭祀更是穿起了清朝的官服,这就更是匪夷所思。据说这是“再现了清朝乾隆年间祭奠孔子的盛大场面”,那我就不明白了,你祭祀的目的是演戏、“再现”历史呢,还是真正在祭孔、在创造历史?而且身穿清服,头留短发,不伦不类。用封建社会的仪式纪念孔子貌似复兴传统文化,实为一场滑稽的复古游戏。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时代特色,每个时代也都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时代特色,这是历史进步的标志,而祭祀则是体现所处时代生产力水平的最好载体之一,在考古中,通常就是以出土的祭祀用具和所记文字来推测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一味崇尚古人繁琐的封建礼仪,不把礼仪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固步不前,只能是被历史耻笑。而且,孔子是春秋时代人,要是遵循古制祭祀,到底是遵春秋制,还是唐制、宋制或清制?封建社会的祭祀都是穿当时的服装,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倒要摒弃与社会发展程度对应的服装了呢?祭祀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如果废除那些繁琐的封建礼仪,依据现代习惯制定礼仪,既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与怀念,又做出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创造自己的历史。试想在宏大的祭祀仪式上,祭祀人员西服笔挺,祭文用的是规范的现代汉语,马车换成轿车,现代化的建筑和工具,各种器物都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都能表现中华民族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体现祭祀孔子、纪念孔子的意义,孔子也一定非常乐意看到这种场面:谁愿意自己的子孙过着一层不变的日子呢?

  当然,传统文化应该继承和发扬,但绝不是局限于僵硬的服装和腐朽的仪式,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所创新有所摒弃,而古装和封建仪式正是需要摒弃的对象,其内在的精神才是应该继承和弘扬的,一味死搬硬套地沿袭形式,只能是开历史的倒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