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教学”凸显艺术生存困境
2006-10-03

         任何新生的事物的产生到被人接受,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特别是那些与传统伦理有较大冲突的“另类事物”更是如此。

  近日,江苏技术师院学院副教授莫小新,在最近一次“人体艺术与人性意识教育”现场教学研讨会上,当众脱光衣服,赤裸着身体向几十名学生及老师阐述自己对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理解。莫小新教授为艺术研究“身体力行”、挑战禁忌的举动引发了极大争议。(《扬子晚报》9月27日)

  不敢说莫小新教授是为艺术而“献身”,然其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其在教学中所需的勇气,确实另笔者敬佩。但是,莫小新教授的“身体力行”却又遭到了社会的争议,连文化部的官员也认为“不妥当”。社会上的各种争议,说明了我国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的研究和推广面临着重重的伦理困境,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在涉及到人体的,性的事物,无论是艺术也好,非艺术也罢,都面临着来自传统社会重重的伦理考验,面临着重重的世俗偏见。西方人体艺术所体现的人性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构成部分。自上世纪初西方人体艺术输入中国,其内涵和意义就非常复杂和特殊。一方面被看作是反封建反传统的、现代文明的象征,有很多艺术家对它孜孜不倦,另一方面它又被视为“洪水猛兽”,对以服饰礼仪文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人性文化构成巨大冲击和威胁,人们对它只能敬而远之。更有思想陈腐者完全不能接受它的存在。我国人体艺术的奠基人刘海粟, 1917年上海美专举办的学生毕业成绩展览中陈列了人体习作素描,骤然触发了“裸体模特风波”。一时间刘海粟被教育界同仁斥为“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1926年,又因为在课堂上使用裸体模特儿教学,而遭到了军阀的的禁止。……后来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新思潮勃兴,人体模特儿与裸体艺术总算在中国站住了脚跟。不过,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发展,到了“文革”时期,又遭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陷入了一个低谷。

  直到改革开放,国人受到西方“性解放”运动的影响,国民的思想有了重大的改观。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研究和创作,在思想开放的大环境下才慢慢地发展。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体写生教学和裸体模特儿问题再次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焦点,与此同时,艺术思潮非常活跃,三角恋成为电影艺术的热门题材,“性”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社会伦理道德与性研究反应热烈。

  而到了今天,那些自诩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却为一个“裸体教学”事件而议论纷纷。对很多的裸体行为艺术都能欣然接受的人,怎么就不能“容忍”一个教授对艺术追求的“裸体教学”呢?莫非是思想的倒退,还是对自己“开放”的嘲讽?看来,要不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作怪,就是对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有偏见,亦或是恶意起哄。

  不过,我们不能否认,尽管部分国人已经接受了西方的“性解放“思想,也对一些涉及性的题材的艺术有所了解。但是要国人彻底的接受“裸体教学”,似乎还有待一定的时日。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课题研究和市场拓展也将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和拓展的过程中,文化部应该担当一定的角色。文化部要做的工作并非指责教授的行为,而是做好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做好艺术的引导,让国民都能够认识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内涵,领略其中的魅力,如此才有助于人们接受一种比较“另类”的艺术,有助于人体艺术突破传统伦理道德,才有助于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无论争论结果如何,无论赞同与否。笔者始终认为,莫小新教授的“裸体教学”实践,将成为中国人体艺术和人性人化研究史上又一重重一笔,载入史册。到了哪天我们不再为“裸体教学”的这类小事争论的喋喋不休的时候,才是人们的心理常态,才是艺术发展的常态。但愿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能在争议中,突破伦理困境,向前发展。

来源:【四川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