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之惑与黄金周变脸之待
2006-10-02

    第18个黄金周在建国57周年之际,带着一股喧嚣的气氛扑面而至。在到处都散发着“黄金”味道的七天假期中,国民又将陷入休闲、出游、购物的情绪冲动和理性选择中。酒楼订不到位,整个城市都在塞车,出租车总是有客,银行自动取款机在唱“空城计”……黄金周的节前综合症已经让广州市民提前体验到了节日的烦恼,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满为患,车流拥挤,衣食住行竟充满着种种不便。

  莫说广州市民为黄金周所烦,其实,运行了8年之久的黄金周放假制度从开始之日便遭到不少非议。9月27日,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透露,有关部门正在调研“全年休假制度”,考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代替黄金周。

  一个可以让不少人连休七天的“黄金”制度何以发展到要“变脸”的地步?原因当然不是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魏翔博士的研究所说:“在休息与休闲时间方面,中国人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是黄金周的制度本身难以真正满足国人闲暇的内心需求。也就是说,并不是国人不再需要黄金周的休假制度,只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充满着“黄金”气息的休假制度。

  黄金周政策制定之初,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主要的考虑。的确,为拉动内需而推出的黄金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公众的休闲出游提供了机会,就此意义讲,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但是,当国家以一种行政命令式手段推出的休假制度仅仅是拉动社会经济,而忽视公众的休闲需求时,这种背离假日本意的黄金周制度很自然地要面对公众的重新审视。更何况,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也不再需要通过短时间的激情释放和购物冲动来拉动内需。一言以蔽之,当下应以超出内需刺激的单纯视角来看待黄金周。

  事实上,我们的黄金周首先应该是个节日。但现在除了春节的黄金周还有点节日的味道外,“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基本上都是消费的狂欢吞噬了节日的本真意义。因而,当建国57周年的国庆大典淹没在第18个黄金周铺天盖地的消费浪潮中时,和新中国同龄的广州市民周仕伦一口气买回1500面小国旗免费派发给市民、“提醒市民要记得爱国”的行为,多少就显得有些崇高和令人肃然起敬。

  当然,让黄金周回归假日的本意,让公众自由享受休闲的假期,这是对黄金周“变脸”的最大期待。必须清楚,消费不是黄金周的全部意义,黄金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平行位移,创造一个大家共有的长假日!”在黄金周期间,公众不是“忙”着选择何种休闲,而是不带任何目的地放松自己的情绪,真正体验闲暇所带来的乐趣。

  我们需要节日,同时,我们也需要假日。“日历上如果没有了节假日,我们的生活突然变得没有了期待,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单调、沉闷。”节日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浓缩,假日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放纵,如果承认黄金周是人们所拥有的休息权的话,那就把这个权利的选择权还给公众,让人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来支配闲暇的方式,感受每一个节假日的本真快乐。

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