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你能否接受“脚都”的称号?(图)
2006-09-07

        9月4日晚,长沙新闻频道在“有理大家评”栏目中就“长沙能否接受‘脚都’”的话题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起由是于建初先生近期出版的《脚都》书名引起,与书的故事内容无关。
 
       长沙不愧为“脚都”

    置身城内,举目四望,无论是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中,还是在网织的大街小巷旁,几乎都可以看到霓虹闪烁、造型各异的“足浴坊”、“爽足城”、“洗浴中心”的招牌。全国各地在足浴行业稍有特色的商家大都在长沙抢滩占点。有人粗略估算,长沙大小不一、档次不同的各种洗脚坊近10000间,从业人员达几十万人。这对于只有200万人口的长沙城来说,其热闹的景象自不待言。“脚都”一词早两年就开始在街头巷尾流传了。
  
     “脚都”的两重民间心理

  称长沙为“脚都”,大体反映了长沙人两重心理。一是自得心理。大小、首尾、冷热是汉语中并列对称的词组。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是首都,将长沙称为脚都,字面上将长沙与北京并列了起来,形成了一种心理上优越感。这种敢于与首都并列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快乐大本营》、出版湘军已众口皆碑。,湖南卫视在春节联欢晚会方面一直有与央视叫板的梦想,“超女”的收视率和广告价更是直逼央视。二是自谑心理。长沙要发展而且正在快速发展的产业很多,但洗浴业突然像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且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势头,这出乎长沙人意料之外。让人有些郁闷的是,这个异军突起的行业却是备受世人非议的“洗浴”,而且又与“脏”“臭”等贬义的“脚”连在一起。这使长沙人产生了有难登大雅之堂的羞赧。正是这种尴尬引发了长沙人自我解嘲的自谑心理。

  “脚都”只是产业品牌效应

  “脚都”仅是民间对长沙突然兴盛的洗浴业的戏谑,不可能替代长沙这个名称。“长沙”这个拥有悠长久远历史文化底名称,已深深浸润在湖湘文化的血液和灵魂之中,任何一个其他的名称都无法取而代之。因此,人们毋须担心“脚都”替代长沙。同时,也要看到,从“歌厅文化”到“快乐大本营”,从“超女”到“脚都”,这些名词都与长沙息息相关,已成为长沙一个特有现象和特殊品牌。当歌厅文化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人形容它是“乘飞机进入长沙上空便可听见城里的歌声”,如果中国有一个叫“舞都”的大城市,长沙很有可能已被称为“歌都”了。“脚都”是长沙洗浴业勃兴之时应首都之运而生的。可以这样肯定,随着时代和行业的发展,长沙还会有更多的类似称呼出现,展示着长沙发展的历程和特色。
  
     就像到北京没到天安门,到重庆没吃火锅一样,到长沙不亲身体验一下长沙的足浴,那将将是一种遗憾。因为,“脚都”已成了长沙的一个休闲文化品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