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啥将新农村考察列为旅游项目
2006-08-11

 中国青年报
 
  张培元

  “不去不知道,去了吓一跳,花了上百万,啥也没学着。”这是东北某市村支书老徐赴韩国考察学习‘新村运动’的感受。他所在的市上半年连续举办六期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共选派120名学员赴韩国考察。在韩国几个景点,他不时可看到来自国内的考察团。由于中国游客多,韩国已将新农村建设考察列为旅游项目,不少乡村甚至打出了针对中国游客的“欢迎新农村建设考察团”的汉字简体字幕或条幅。(《经济参考报》8月9日)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讽刺出国考察过多过滥时,讲了一个叫人笑不起来的笑话: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官员于是大发感慨:“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如今这个故事也可以这样讲:连韩国的寻常村妪也快认全我们的村官了!

  精明的韩国人为啥将新农村学习考察列为旅游项目?老徐已替人家算出了明细账:仅以他们这次考察为例,全市选派120名村党支部书记出游,人均花费1万多元,公款花销就是100多万元;全国共有68万个行政村,如果1/10的村支书都去韩国学习,按此标准得花掉7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韩国旅游部门焉能不喜!所以人家才会极其热情地予以配合,甚至花钱制作“欢迎新农村建设考察团”的汉字简体字幕、条幅,夹道欢迎——在他们眼里,飘然进村的可不是一般的中国邻居,而是崭新的万元大钞啊。

  上世纪70年代红火一时的韩国“新村运动”,早已陷入沉寂,成为不少人对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段记忆。这场昙花一现的运动,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韩国的农村至今也绝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好,仍然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软肋。专家们早就提醒过,由于国情大相径庭、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不同,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相距甚远,并不是通过出国考察学习就能取得认识飞跃、建设提速的。

  有关部门把上百万元人民币浪费在“啥也没学着”的出境之旅上,委实让人心疼。用老徐的算法,100万元可以帮10所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可以建30个村文化室,可以救助100个因家庭困难辍学的学生,尤其是对他们这个灌溉条件差的小村来说,修个小水库只需二三十万元。政府部门为啥有金贴在脸上,宁愿花在毫无意义、内容空洞的出国考察上,也不愿用在群众急需急用又渴盼多年的民生项目上呢?

  韩国将新农村学习考察列入旅游项目,真是幽了我们一默,会不会让国内的考察团组织者耳热脸红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