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舟
“暑假真累!”听着孩子和父母们关于暑假的怨言,人们不禁诧异:辛苦了一学期,好不容易盼来了长假,为何烦恼频生?
孩子暑假在做什么呢?城里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之间,课程之密集不亚于日常学习,暑假因此有成为“第三学期”的趋势。农村的孩子除了帮父母干些农活,漫长的暑假几乎在无所事事中度过。
把这些都归咎于父母吗?父母也有苦衷。学校放假了,孩子们想找个地方参加文体活动可不容易,许多学校的文体设施也消夏度假、闭门谢客了。到公共场所去,家长们又担心孩子到黑网吧、游戏厅玩物丧志。让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安全又成了问题。
那就把学校的文体场所向孩子开放?实际上,这样的建议早就被提出,甚至写进了有关文件。然而,场所开放了,经费谁来出?安全谁来保障?况且学校放假后,人手紧张,要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安全确实力不从心。这些节点不打通,学校文体场所开放就难以推行。目前占全国体育场地65.6%的教育系统,对外开放率仅29.2%。
办法总还是有的。去年暑假,上海开展了“阳光星期六”活动,组织部门借助保险手段,为学校场地投了“运动场地责任险” ,解除了学校开放场地的后顾之忧,30多所中小学纷纷向社会开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前不久,武汉市中小学校计算机教室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所需电费、设备更新等费用由市财政统一支付,每天大约有1.5万名未成年人能够享受文明上网服务。
只是目前想出办法并付诸实施的地区还不多,还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孩子们的暑假普遍缺少生机和活力。这方面固然有学校的责任,也有全社会的责任。大家都来开动脑筋,争取早日把快乐还给孩子,让暑假不再成为他们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