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哲学思想(三)
2006-08-09
到了两宋时期,中国儒学的最高形态理学形成。传统文化中“主静”的因素大大加强了。理学是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了此前几百年在中土传播的佛学成果和早已有之的道家思想。不管是“主静以立人极”、“穷尽天理”还是“心即是理”,终归是知识分子反归诸心的“个人修养术”,与国计民生,现实行动的关系毕竟疏远了。也正因为如此,宋明理学一直受到后人的攻击。王夫之提出过“健动”和“珍生”,颜元力主现实的功利,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古老精神却一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时才又重新被“发掘”出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