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看望季羡林彰显“三尊重”
2006-08-08

 网友:梁守泰 
 
  8月6日,温家宝总理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了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95周岁生日表示祝贺。温总理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据悉,在此之前,温总理于2003年、2005年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老。总理日理万机,在百忙中先后多次前去看望季老,体现出对老人、对人才和对劳动的充分尊重。

  尊重老人。季老是名人、是学人,但他首先是一个90多岁高寿的老人。在季老迎来95岁生日的时候,温总理前去祝寿,祝他健康长寿,无疑是对季老和广大老年人、老年知识分子的莫大安慰,体现了党和政府及总理本人对老年人的尊重。

  尊重人才。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可谓学界泰斗。同时,正如总理所说,季老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可谓德高望重。两方面相加,季老确实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总理钦佩他,在看望的同时还鼓励他,与他共同探讨“和谐”话题,体现了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正如总理所说,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

  尊重劳动。季老一生笔耕不辍,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的时候,还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现在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总理对此十分赞赏和敬佩,还认真阅读了他撰写的有关书籍,并登门表示了对季老勤奋一生的肯定,也就体现了对忘我劳动的尊重,对创造和开拓精神的尊重。

  尊重老人和老年知识分子、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是一个社会和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这是总理看望季老发出的“信号”,也是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者理应重视的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