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威风
据说中国博客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前有木子美,后有徐博客”,盖因这两个与IT无关的女人冥冥之中决定了中国博客事业的进程。三年前没有木子美的惊天一博,博客这个新生事物恐怕早就在中国因为无人喝彩而偃旗息鼓了,而三年后的今天没有徐博客号称全球第一的博客点击量,博客也不能成为一个最时髦的生活方式,成为最热点的社会话题,成为门户网站一个据说潜力无比巨大的赚钱工具。
我不知道是不是博客到了中国以后,就和其他的西洋玩意一样,被彻底娱乐化和中国化。事实上,世界杯期间我才知道,原来msn space早有名人博客的创举,拉了欧文小罗布冯等一众足球明星,在space上写博。不过据我的观察,也就是一众球迷在上面看看偶像的受伤心情,对点球大战的点评,仅此而已。也没见这些大球星,因为在写博客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会写日记的能力而名声暴涨,引来事业的第二次高峰,广告接到手软。
某美国公司刚刚发布的调查数据说,大部分美国blogger更关注个人体验,而不是政治。在被问到写blog的原因时,76%的bloggers声称是为了记录并与他人分享个人体验,64%是为了与他人分享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在blog话题的选择上,37%的blogger是有关“我的生活和体验”,11%是政治和政府,7%是娱乐,6%是体育,5%是一般的新闻事件,5%是商业,4%是技术,2%是宗教、精神和信仰,其余的,如特殊爱好、健康和疾病等话题,则占很小的比例。
“个人体验?”我也很想写这个话题,谈谈我昨天晚上做的梦,梦里有个不知名的帅哥在和我微笑,谈谈我今天早上接了一个阔别多年的朋友的电话,想起了一些前尘往事,谈谈中午吃饭的那个小饭馆,服务质量是多么的荒唐可笑,谈谈晚上在小区花园里散步的那条狗,跟我不甚友好……“打住!”一个资深博友对我说,“你以为自己是大明星老徐吗?这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事情,也只有她写才有人看,她写什么都有人看。至于我们草根博客,就得哗众取宠,才有点击。”
说不关注点击那是假的,制造等级并且力图在人为的等级中占据上风是中国IT界的风气和来钱的法宝。在网上打牌,根据积分多少分封官职,从丞相到白丁,害多少中国有志青年拿出寒窗苦读的毅力日夜奋战,为的是有朝一日官拜三卿能一亲公主的芳泽;QQ推了个QQ秀,多少人拿出真金白银的纸币,去网上买过那只能套在头像上的衣服,不豪华毋宁死;开了一个博客,每天就关注今天又有多少人“点”了我的博客,是的,看不看没有关系,看完了就忘也没关系,看完了就骂那更好了,请在评论中留言骂我,一来二去又多了两点——千万百万点击俱乐部咱们是没有希望了,咬咬牙冲十万,还是希望在明天的。
冲到十万之后怎么办,我还没有想过,不过还能怎么样呢?至多也就是看着那1后面的5个0,呵呵傻笑,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之后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面对汹涌而来的眼球想想以后该怎么办的是,是把博客简化成点击量大比拼的门户网站该做的事情。是放广告,还是卖数据库,还是索性收钱了事?据某位在中国做电子商务网站非常成功的人士前几天对我说,大家其实跟我一样,目前除了对着点击量傻笑满足虚荣心之外,都没想出变现的商业模式来。“投入太大,收益不知道在哪里,严重歪曲了博客的本质,中国的博客,快要歇了。”
这话,我不敢随便附和。不过我知道的是,名人们打算抛开门户网站单干了,有人说这些名人忘恩负义,卸磨杀驴,有人说门户网站霸王条款,有违商业道德,有人单干以后的博客那不叫博客,叫明星官网,已经彻底的挂羊头卖狗肉了——都有道理,但是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名人走了,门户网站的博客浏览量下跌的话,我博客的点击会不会随着下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