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一疏忽,小伙就“怀孕”了?
2006-08-07

□陈贞

  “我个大小伙子,怎么会是早早孕啊?”

  北京的尹先生说自己在某医院作尿样检测,而收到的检验报告单上竟然打上早早孕的红章,尽管检验结果是阴性,但这样的检验结果,着实让他哭笑不得。该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表示,这是在检验时没有看清性别和检验项目造成的。(见8月3日《北京娱乐信报》)

  医院一疏忽,小伙就早早孕——这样的新闻,令人啼笑皆非。患者去医院看病,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尿样检测的过程应该认真谨慎,结果应该科学准确,岂能马虎从事?这不是在拿病人的生命健康当儿戏吗?这种工作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替新闻中这位小伙捏一把汗:幸亏这只是让他“早早孕”了,要是“显示”出什么重大的疾病,而医生又根据这样的“检验结果”进行治疗,后果简直不敢设想。

  荒唐虽然荒唐,但如今这种发生在医院的、由于医院的“疏忽”所造成的荒唐之事还真是不少。有八旬老太被“疏忽”成妙龄孕妇的,也有妇女被“疏忽”成男性前列腺患者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每每读到此类滑稽不堪的新闻,我们自然免不了一阵大笑,但笑过之后,我们又不能不感到沉重和悲哀。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专业性公共医疗机构,其在一系列工作流程中,理应保持足够的认真细致和行为理性,为病人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这应该是职业道德的底线,因为病人的生命健康权掌握在医生和医院手中,来不得半点懈怠和疏忽。而在当前,“疏忽”好似成了很多医院的通病,屡屡闹出不少“怪诞”的笑话,发生诸多因疏忽而造成的医患纠纷,这让我们如何能放心地走进医院去看病?这到底是一个偶然的“疏忽”问题,还是一个对病人不负责任的态度问题?

  病人和医院,是一种鱼与水的关系,医院依托病人而存在,病人依赖医院保证身体健康。医院对于病人的态度,原本应该是博爱和尊重的,但如今在利益至上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医疗领域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日益下滑,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许多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重缺位,他们对开大药方、重复和过度检查很看重,对红包和回扣异常热心,但对病人的感受却并不关心……对此,我们不但愤怒,而且深深地担忧,害怕这种“疏忽”哪一天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