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咋用农民身份当“劳模”?
2006-08-06

周明华

  近日,有群众反映辽宁建平县获得“朝阳市2006年劳动模范”荣誉的几名“农民”,真实身份是乡镇党委书记。记者调查发现,比如建平县张家营子乡获得“朝阳市2006年劳动模范”荣誉的“农民”张银,便是乡党委书记。据统计,23名劳动模范中,农民身份的8人中有4人为乡镇党委书记,一人为乡林业站站长,一人为乡农业站站长。

  为当劳模自降官阶,董事长变技术员,局长当普通职工,总经理变车工,书记当农民……应该说,这不能算新闻了!“假农民成劳模”这种现象在农村发生得不少,也很伤及农民的淳朴爱心。

  这再次印证了福柯的“权力的形成无所在”这句名言。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凡是有荣誉晃动和利益浮动的地方,就一定有权力的驱动。此时,手握申报市劳模表格的一乡之长们,面对已然唾手可得的荣誉和利益,不自行暂时“弃官”到田坎上去锻炼可能都难。

  记得去年某地评选的几十名市劳模中,剩下的一半非官员的“农民”中,曾曝出过不少“假农民”的丑闻。但时间一长,风头一过,“假农民”知道无人会来过问的,照样地公开“示假”。我们承认,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工作干得的确漂亮,评为一地劳模也没啥不对,但如此“以假乱真,自降官阶”必然消损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行为不仅挤占了一线劳动者“申劳”名额,还背弃了公权人起码的职业操守,更辱没了劳模这个光荣称号。

  这种淡忘荣辱观的做法,与真正的劳模精神相去甚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名或没名的大小官贾的名字大多被我们淡忘,但诸如王进喜、李素丽等,却一直铭记于天下劳动者心坎,代息相承。很简单,因为这些劳模是在平凡的战线上用自己不平凡的行动干出来的,他们是众多劳动者心中的丰碑;他们身上永远耀动着的是“勤劳、智慧、奉献”的光芒,与“攥利、造假、劫功”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知道,劳模在申报过程中,各级工会严令禁止党政领导干部假冒其他身份套骗荣誉,防止领导挤占一线劳动者名额,而弄虚作假等,一经查实,将取消当事者评选资格,并视情节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现在,在朝阳市发生的这起“假劳模”事件面前,有关方面如何尽快消除负面影响,如何将张银等人的“假农民、真官员”的真相告诉公众,如何荡涤评优场上的这股乌烟瘴气,尤显迫切。

新闻链接:

辽宁建平县乡党委书记用农民身份当劳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