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需要还是文化吸引 全球"中文热"会持续多久
2006-08-05
 

中新社资料图 赵海燕 摄

    海外报章日前披露一个数字:仅芝加哥一地就有3500名孩童在学中文。而全美公私立学校约有5万名7到12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中文——这个数字与2000年相比是暴增的,还有17%的美国中学有意引进中文课程!

    在欧洲,法国有百多所中学开展中、法双语教学计划,设中文课程的大学也有100多所。在亚洲,日本一般初高中,中文已跃居第二外语首位。韩国更厉害:目前在各类学校学习中文的在校生有13万;韩国每年平均有2万人参加汉语“托福”(HSK,即汉语水平考试),是这项考试海外第一大考点。

    这还是正规学校按部就班学中文的人口。若扩充至语言培训市场及非正规补习,中国官方粗略估计,全球中文学习者达到3000万人,全球汉语教师缺口相当之大。中国人熟悉的投资大师罗杰斯,在纽约为小女儿找一个能说标准普通话的高级保姆,花了半年时间、出价年薪十万美元。

    汉字中文的难度是举世公认的,老外为什么趋之若鹜?倒推20年,我们对千里迢迢跑来中国学中文的留学生印象,不外是对中国文化有猎奇心或无所事事学一种没什么用的语言。现在不同了,这股中文热有着显而易见的功利目的:为了中国市场的商机,为了中国大陆一旦成为经济超强,能比其它竞争者多一种语言优势。美国一位教育官员说得毫不含糊:“我们当年错过了日本,今天不能再错过中国。”也因此,当英国某大学校董会打算讨论取消中文课程时,《金融时报》批评说:“这一举动危险而缺乏远见”,“英国学生忽略了将要工作的世界。”

    从来“谋生语言”最重要!语言传播的背后总有实际的利害关系。肯定的是,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全球中文热就会持续燃烧。只是,当西方媒体夸张地说:“每个人都想学英语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不能误听为:每个人都想学中文的时代来临了!语言流布的另一条历史规律是:人往高处走,文(语言和文化)向低处流。所以,语言不仅止于贸易生意,中文愈来愈值钱并不意味着汉语愈来愈有内涵品质。中文成为高度国际性语言,要靠哪些条件,倒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陈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