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康劲
福建漳州规定:民营企业前100名的纳税大户,“其控股企业主的子女中考均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外商子女也参照执行。”
从现象上看,漳州市制定的这个政策,其结果只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破坏教育公平。但是,从结果上看,这样的决定又非常荒诞,因为漳州的民营企业家根本就不理睬政府“拍”来的这个马屁。记者调查发现,去年,全市没有一个民营企业纳税大户来申请加分政策,今年也只有一位学生提出申请。那么,漳州的民营企业老板子女都到哪里去了呢?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坦言:民营企业老板的子女有的去外地读书,甚至到国外读书;另外他们的孩子可能还小或许早就过了上学的年龄。
无独有偶,8月3日,有媒体报道河南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学生李文怡,在激烈地求职竞争中凭借实力被微软中国总部录用工作时,说到了这样一则信息:和李文怡竞争岗位的,“有一个浙江大学的学生,是学生会的主席,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是因为在面试的时候经常巧妙地拍考官的马屁而被淘汰。”
漳州市出台“马屁政策”,结果民营企业老板并不领情,来自浙江的那位同学,因为拍考官的马屁而失去了被录用的机会。两则看似偶然出现的新闻,似乎有着“千年承传,异曲同工”之“妙”。
曲意迎合,巴结奉承,是中国封建社会经久不衰的官场腾达秘诀,流传于当代,使一些官员为了仕途拼命拍领导的马屁,为了发展民营经济就拍老板的马屁,社会的公平、法律的公正、政府的良知、公共的财产都可以统统拿出来作为马屁素材,虔诚奉送。这样的“马屁政策”既没有任何良效,相反也只能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
真正搞经营、有实力的企业老板,不看当地官员会不会拍马屁,会识良驹的伯乐更不看求职者会不会拍马屁。(来源: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