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的生活为何越来越“幸福”?
2006-07-27

浙江在线
 
  从初查、立案、侦查到起诉,检察官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一个贪官诉到法院,而这个贪官却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可能被判缓刑,甚至免予处罚——这是日前在北京比较刑事诉讼法研讨会上爆出的消息。(7月25日检察日报)

  去年媒体曾披露,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和副院长梁福全两个贪官在监所内过着“幸福生活”,天天会亲见友,大摆宴席吃喝,酒足饭饱了就欣赏收藏的裸女画片。这篇报道见诸报端,顿时引起舆论惊哗。然而现在因为有了检察日报这个最新报道,贾永祥和梁福全的“幸福生活”却又黯然失色了。尽管贾永祥和梁福全坐牢犹如度假,但毕竟还在铁窗之内,而有那么多的贪官,居然有罪不入监,其生活又比贾永祥和梁福全“幸福”多了。

  看了具体的数据,才能更感到有罪不入监的触目惊心:近年来,法院对职务犯罪案件判处免予刑事处罚、适用缓刑的比率,从2001年的51.38%递增至2005年的66.48%。尤其是渎职侵权案件判处免予刑事处罚、适用缓刑的比率,从2001年的52.6%递增至2005年的82.83%。如此高比率的适用缓刑、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用匪夷所思形容之,恰也不是夸张。

  有罪不入监,危害多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刑不上贪官,遑论法无二致,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广大群众和检察干警为反腐肃贪,冒风险、顶压力,然而揪住了贪官,贪官却照样法外获恩,逍遥监外,又怎能让人释怀?问题更在于,这种现象更是可怕的“导向”:犯罪的成本很低,如果不被抓到,就捞了又捞,“上不封顶”;如果抓到,顶个虚罪,最多丢了乌纱,但公职和工资还在,“下可保底”。这些年,贪官之所以像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前一茬贪官的现身说法在给后一茬贪官壮胆。

  贪官的生活为何越来越“幸福”?原因自然也有种种。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贪官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挫伤了群众及检察干警与职务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影响了打击腐败的声威和力度,让法律蒙羞,让百姓痛心。


作者:奚旭初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