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注的富人与被遗忘的穷人
2006-07-20

  富豪,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群体。在风光外表下面,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18日,《南方周末》发布了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报告,人均财富超过22亿元的60位内地富豪接受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金钱、事业、两性、信仰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富豪对金钱爱恨交加,内心充满不安全感。(2006年7月19日《北京晨报》)
  
  笔者发现,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对富人、名人、明星特别地关心,关心他们有多少财富,有多少别墅,有多少情人,有多少爱好;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恋爱,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怀孕,什么时候生产;关心他们有没有信仰,有没有烦恼,有没有悲伤,有没有无奈……从关心富人的衣食住行到精神世界,人们关心的热情持续高涨,经久不衰,而且升级换代,步步深入。
  
  关心富人,其实是关心社会,关心我们自己。因为富人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富人。富人遇到的问题,比如金钱给他们带来了不安全感和烦恼(多么优雅的烦恼),正反映着某些社会问题;富人面对成功的态度,比如“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和过程”,可以给即将或想要成为富人的人以人生的借鉴。而且富人作为社会精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带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关心富人,也是关心社会精英是否为我们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表率作用,比如富人爱财,取之有道,财富来源光明正大,就能引导社会成员向公平竞争中获取财富;如果富人的财富来源于歪门邪道,必然会引起社会不公和仇富心理。
  
  可是我们会发现,当人们纷纷把艳慕的目光投向富人、名人、明星时,一个巨大的群体——穷人,被忽视了。生活中我们总是看见有人对富人、名人、明星的哪怕吃喝拉撒都津津乐道,猜测他们在想些什么,关心他们的生活趣味,模仿他们的生活格调,却不会瞟一眼大街上拣垃圾的人。人们既不愿意在公汽上与一位农民工比肩而坐,更不会想到要跟农民工聊上两句,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不安与烦恼是什么?他们在期望什么?他们的信仰如何?他们所认为的最大幸福是什么?没有知道,也没有人愿意去了解,甚至有一种唯恐避之不及的厌恶,还有的地方故意地、人为地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断与他们共处一个空间。可是他们却占社会的绝大部分,是社会的塔基,这“社会的绝大部分”在我们生活仿佛并不存在,激不起我们一点点想了解的欲望,对社会的塔基是否稳固丝毫没有感觉,这真是件十分怪异的事情。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说一般人关心富人,有点徒慕虚荣、向富人看齐的话,那么有些知识精英也热衷于关心富人,却很有点想做富人的“远亲”之嫌。有一个姓厉的经济学家,曾为富人“仗义执言”,从富人的人身安全、财富安全到仇富都有很多“经典”的言论,关心得无微不致,却对穷人没有只言片语的关心。
  
  如此,在社会心理上,我们的社会实际上分成了被关注与被遗忘的两部分,富人永远是聚焦的对象,穷人永远躲在黑幕之后。心理学告诉我们,谁都不愿意自己是个被抛弃、被遗忘的人,一个长期被遗忘的孩子往往性格怪癖,心理不健康,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社会也如此,一个庞大的群体被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忘在脑后,其隐藏的不健康心理一旦表现为行为,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为什么总要把关心做成马后炮呢?

[稿源:红网]
[作者:廖保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