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宝马车主狂殴骑车人
同是殴人事件,但受到的关注不同。网上,网民们更关注这位宝马车主,对其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与谴责。这种愤慨更多的是对当今富人的道德滑坡的愤慨,对富人为富不仁的谴责。
在同样表达愤慨之情后,笔者却要指出,我们没有必要把富人置于一种道德的高度。一个人的道德与其拥有的财富无关,富人不应该也承担不了我们对他们的道德厚望。富人和芸芸众生一样,其中有道德高尚者,也有品德极其低下者。不是所有的富人都能成为李嘉诚,肯学余彭年,愿意跟随盖茨、巴菲特从事善举。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平淡之心看待他们,剥掉他们因财富而生辉的外衣,把他们当成普通的人看等。有如此平常心,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富人的本来面目。
北京这位宝马车主和大连那位酒后袭警的男子,有什么区别?他们都一样,目无法律,豪无人性,在特定的时候,他们都变成了野兽。一个因为与骑车人发生轻微剐蹭,就把骑车人拖进车内狂殴。一个酒后寻衅滋事,当街殴打出租车司机,面对警察竟敢袭警夺枪,最后被击毙。唯一的区别,就是财富的区别。由此也证明,某些富人,在金钱的刺激下,和某些人在酒精的刺激下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如宝马车主正在殴人之际,警察过来了,他会住手吗?面对警察举枪,他会收敛吗?有的时候,金钱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骄横感远比酒精的刺激更重,笔者很是怀疑宝马车主会有与袭警男子同样下场。在现场,宝马车主面对拦在车前的骑车人,豪不犹豫发动车子,这里,他无视别人的生命,又岂会惧警察手中之枪?
面对无良的宝马车主,我们无须从道德上对其进行谴责,这一类人,和袭警的酒后男子一样,所差的只是法律的严惩。酒精给人的刺激是一时的,而金钱给人的骄横感则是长久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骄横感是积累性的,这种骄横度来自于社会包括我们甚至法律对他们的迁让。因为他们是富人,所以我们心甘情愿地做他们的配角;因为他们手中的金钱,所以他们拥有若干有形无形的特权。任由这种骄横感膨胀下去,他们就会视法律于无物,视别人如草芥,最终对别人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也可能把他们自己送上不归路。
据悉宝马车主殴人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有网友问:发飙宝马车主,你怎能如此张狂?我想,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是谁让他如此张狂的?是社会环境,是潜在的规则,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偏见。我们就把富人当成普通人,犯罪了,让他们一样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样也许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