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的谣言是危险的
2006-07-1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邹云翔(江苏 检察院人士)

  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日前,据媒体报道:在网上炮制“高州考生被打死”谣言的两名造谣者被警方抓获。7月8日,广东省高州市公安局依法对二人进行治安处罚。造谣就要受到惩处,现实生活如此,被许多人称作虚拟世界的互联网同样要遵守这一规则。(7月12日《人民日报》)

  高州考生被打死,农妇被蛇吞吃,近来很多谣言被揭穿。谣言产生是个遗憾的事,但是这样的状况又促使我们认真地研究一下,什么情况下的谣言是危险的。房龙在《宽容》一书中告诉我们“胡言乱语就像炸药,只有放在密闭的狭小空间,并且在原本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突然受到打击,它才是危险的”。因此,我们不要对谣言产生过度反应,应该坚信:在言论的PK台上,真话将永远胜过假话。

  谣言有扰乱社会治安的风险,但有时谣言也锻炼了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更让人感觉到说真话的可贵,认识到透过事物的表象而去探求事情的本质的必要。在农妇被蛇吞这样的假新闻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当地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同时,这样的事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假话的一时传出而有过多的但心,因为一个言论开放的社会,当一个人站在真相的反面的时候,必然会有另外一个人站在真相的面前。

  谣言的威力是随着言论空间的开放而削弱的,高州工商殴打高考学生的假新闻,并不能激起我们太多的激愤,因为言论空间的开放,让我们明白在偌大的中国,即使是公务员队伍也是良莠不齐的,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并不让人惊奇,一些好人好干部更值得我们珍惜,正是言论的开放,使得我们更有全局观念,而不至于将思路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走向极端,被谣言所左右,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我们明白,在言论开放的情况下,即使谣言是真,天也不会塌下来。

  一个世界上最好没有谣言,可是我们研究人类的历史却会发现,如果我们刻意地去铲除谣言,有时却会铲除说真话的土壤,人类历史上很多次对于真理的压制,有时就是打着反谣言的旗帜的。因此为了能够听到真话,我们不得不与谣言共舞。此时,我感觉到房龙所言极对“让他们去说吧写吧。如果说的是至理名言,我们当然应该听一听;如果不是,它们很快会被遗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