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近仁
议题:上海出现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12名4到12岁的孩子在此接受“颠覆性的教育”。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背诵古代中英文经典,数理读经教育内容涉及微积分等高等数学内容,还以瑜伽和游泳来代替一般小学的体育课。据报道,舍弃普通学校,送子女来“孟母堂”的家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教师,另一类则是商人。让这场试验走得更远
首先要看的是它的效果和结果:如果这些孩子升入初中后,在道德修养、个性化、创造性等方面确实表现出与别的孩子截然不同的素质,我们有理由对这样一种探索鼓与呼。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被怀疑,因为它存有人所共知的巨大弊端,而很多领域的改革之所以难以有实质性突破,就是因为缺乏颠覆式怀疑的勇气和颠覆式行动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赞同对现行教育进行颠覆式改革。然而,21世纪的中国与几百年前乃至更久远的私塾时代,毕竟有着重大的多方面的不同。要想使这场试验走得更远,就必须融入包括孩子物质生活、交往心理、接受心理以及现实文化背景等等在内的新的时代内涵;要想让这场试验具备真正的“颠覆性”,就必须赋予其前瞻性、开创性、建设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特质。刘以宾(武汉市民)孩子不是父母的实验品
这一做法,首先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法规。对处于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内容,只有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才有权力确定,父母们是无权擅自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某些方面的内容而不学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的。其次是违背了教育本身的目的。教育不应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父母不应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实验品。“孟母堂”应该被立即叫停而不是“效果值得期待”。郭翠日(湖南教师)私塾里的“屠龙术”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有年轻人想学“屠龙术”,花费了千两黄金,耗费三年光阴,最后落得个“技成而无所用其巧”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屠龙人士”,他们自以为高超的本领实际上只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花招,就是对“人心世道”的用处也不大。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是绝对不能在基础教育中采用极端手段进行全日制的“读经教育”。“读经教育”只能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有机环节、一个有益补充,才有其进步意义。把经典装扮成“屠龙之术”除了误人子弟外,还有何可称道之处?(长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