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个巴菲特
2006-07-11
最近在清华流行有一个话题就是:中国富人为什么不爱捐钱。原因种种,大致的结论就是:不是中国富人不慈善,而实在是现在的制度不鼓励捐款。
中午吃饭,同学中恰好有位《福布斯》中国的骨干人员,是亲身操作了几次慈善排行榜的,饭桌上,此君也是大力推崇制度学派的观点,再看今天张五常老先生的博:中国人慷慨但不慈善的两大原因,还是说的一样的观点。
当日的饭桌上,我就曾经很是很那同学争论过一会儿。
 
关于制度妨碍捐款的问题,确实存在,比如,中国的富人如果捐款,可能不但不被鼓励性减税,而且还会为这些已经花出去的钱缴税。但这是不是主要问题呢?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全面推行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税收政策(先不管这些政策在现今中国的难操性),慈善家会不会大规模涌现呢?
我看未必。
 
这当然首先跟中国社会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有关。从1976年开始算,中国(大陆)有富人的历史,不过30年而已。有巨富的历史,不过20年而已。有阳光富豪的历史,不过10年而已---人家那些富豪们,刚刚过了10年、20年、至多不过30年的富豪瘾,个人梦想甚至财富安全问题都没解决,您能奢求人家狮子大开口,吐出大批向慈善事业?
 
看美国就知道了。有捐赠传统的贵族(资本)之家暂且不论,也不论基督教新教的捐赠传统。单说与中国富豪个人奋斗史最有相似处的卡耐基(与摩根不同,此公是打工仔出身),人家也是临老到死才把财产都捐赠出去。从成为富豪到捐赠,这个过程有多久,至少有40年吧!再看美国的现代财富史,从类似中国今日的状况到有大规模捐赠乃至出现比尔盖茨,巴菲特,至少有百年以上吧。
 
而中国与西方社会在捐赠背景方面,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社会太不稳定,变数太多!而西方社会,则大多有了百年以上的安定团结的历史,有2次大战,加起来也不过10年而已。在欧洲都市中,很容易找到一个100年以上的活的民居,找到一个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活的咖啡馆,在中国的城市中,想找到这些东西,真是难之又难。不论是大陆还是港台,这2百年来,中国人过得太动荡,而这动荡持续的时间又太长,很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我觉得是富豪捐赠的基石。
比尔盖茨也好,巴菲特也好,之所以敢于把资产大部分都捐出去,这种自信,不就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从反面说,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即使钱也不能改变(有钱他也当不了总统),留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如捐了。
而中国人,一是对未来无法预期,安全感不足。二是,在美国,钱能做什么,基本上已经一览无遗。而在中国,钱的作用太大,给出的想象力太多,还真不能随随便便就捐出去。这一点,中国富豪,跟俄罗斯的寡头们非常相似。钱是好东西啊!
 
我的本来意思其实是想说,中国富豪的思想境界要发展到比尔盖茨那种境地,是要给人家足够的时间的,大家不要着急,也别指望通过某项制度就能够改变富豪们的思想境界!但经过论证,我现在实际上说的却是:咱们中国富豪的思想境界,其实,与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背景牵扯太深,而这个复杂的工程,要持续多久才能与世界大同?想想真是感慨万千。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