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虚妄和罗马人的看门狗
2006-07-11

 年07月11日02:38 新京报
 
  被商业包装和媒体炒作捧红的80后作家尤其需要保持这份思想注意力的清醒,以免它夭折,以免它过早地被盗贼窃取和终究毁于一旦。

  一个叫郭敬明的小同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涉嫌抄作业之后,又闹出拒为其“恩师”某杂志唱祝寿歌而遭遇一众正义人士狂轰乱炸的新闻。与此同时,一群不知名的小孩趁势跳出来摇旗呐喊声称封杀小明,坚决与他划清界限,俨然有文革阵势。发展到上周末,更有几位“80后”的知名校友纷纷站起表态,或嬉笑怒骂或义正词严,其中一个叫韩寒的高年级同学更是冷嘲热讽,声称为什么不可以落井下石,一时间热闹非凡。80后作家或主动或被动制造的新闻如此之多,以至于这一次的“倒郭”举动已经快叫人分不清究竟多少是幸灾乐祸乃至趁机争夺一把地位,又有多少是真正冷静的自我反思。

  “出名要趁早”———不知道张爱玲这句有力的名言在多大程度上对80后作家群起了作用,这些年轻人追逐名利的渴望似乎超越了任何时代同龄人的热忱。我们可以宽容对待年轻人的张狂和虚荣。这本就是近于虚妄的时代。精神彷徨,浮躁不安——客观地说,他们就是这种环境的产物。

  但是,时代和环境也不能成为所有行为的开脱借口。

  诸如明知不对而不改悔,甚至振振有辞地为自己荒唐的观点和行为呐喊辩护,这就属于那种自知丑陋却偏要跳出来吓人的精神。相当一部分80后作家似乎在以鲁迅和王小波式的特立独行竞相标榜。

  所不同的,鲁迅们号召的是痛打落水狗,而这些人引以为豪的,是痛打落水“人”。在他们眼里,大家只是互相利用,只要不被世人遗忘。当然,这并不是所有80后作家的特点,但由于其中很有那么一些人总在折腾事情,所以最终他们就难以避免地被整体扣上了很多恶名。

  应该说,80后作家群对社会认同感充满强烈的期待,但是现实中他们偏偏又没能得到完全的认可,特别是主流文学界、正统的“文学圈”总是将他们有意无意地轻视乃至忽略。于是他们的“炒作”永无休止。他们一方面是商业运作的工具和产品,一方面又主观上沉湎于此,在名与利的虚妄中急速奔驰,考虑得更多的是实现自我的结果,而不是途径和手段。正如他们中相对清醒的一个,那个叫张悦然的女孩所说,“因为我们即将会为缺失公义、正义、荣誉、良知、廉耻而窒息”。

  严重了些,理却不偏。时代是有责任的,但是人们自身的清醒才更显必要。我们的时代缺乏一些清醒剂,因为这是个商业化浪潮席卷社会的时代,是大众传播无所不在的时代,而媒介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像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思想看门狗的注意力”(美。麦克卢汉)。被商业包装和媒体炒作捧红的80后作家尤其需要保持这份思想注意力的清醒,以免它夭折,以免它过早地被盗贼窃取和终究毁于一旦。

  心理学家C.G.荣格的这段话值得我们借鉴:“每个罗马人都被奴隶侍拥。奴隶与奴隶的心理泛滥于古意大利。每个罗马人都变得内向并且不自觉地成了奴隶,因其始终生活在奴隶的氛围中,无意识地受到奴隶心理的感染与影响,没有人能使自己免于这种影响。”我们生活在不同于罗马人的时代,但其中的道理异曲同工。在这个社会剧烈变革的年代,任何人的思想看门狗都蠢蠢欲动。我们应该不使它涣散,不使它沉沦,更不使它疯狂。

  □宁风子(北京专栏作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