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评选”可能导向虚伪做派
2006-07-11

  2006年07月10日15:05 浙江在线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十九中学一段时间以来热闹非凡,这是因为学校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以“尽孝心,见行动”为主题的“十大孝子”的评选活动,目的则是为了“让中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和孝之道”。(7月8日新华网)

  应该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近年来这一传统的价值观在年轻人中遭到冷遇,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吉林这所中学的“孝子评选”活动有其积极的一面,自不待言。但让我感到担忧的是,“孝子评选”这样的方式,是不是真的就能够达到弘扬“孝道”这一美德的目的?“评选”活动会不会反而导致中学生们染上虚伪的恶习?

  我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担忧,是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说到底要靠自己直接面对自己的良心,要靠自己内在良知的觉醒。但一个人的良心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有良知,外人很难把握。因此,“评选”就必然会依赖一些显性的、外在的、量化的指标,这就很容易导致相互攀比、导致虚伪和走极端。

  这样的教训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比如东汉的时候强调以孝治天下,弘扬孝道,青州就出了一个孝子赵宣。他在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不够,还干脆就住在墓道里了,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他因此而名闻天下。后来青州新上任了一个刺史陈蕃,慕名前去拜访,却发现他有5个不到20岁的儿女。陈蕃顿时勃然大怒,说你在墓道里都干了些什么?于是立即剥夺了州郡给赵宣的各种荣誉称号,宣布其罪状,并把他囚禁起来,赵宣因此成了天下的笑柄。

  对于因为过分强调显性的、外在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孝”,最终走向极端不近人情,鲁迅先生也曾有过深刻的批判。他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说,看了这二十四个“孝子”的行迹,“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最让鲁迅先生感到不满的是那位“行年七十”,还要“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的老莱子,在先生看来,这简直是“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不能提倡“孝”了,而是说最好不要采用“孝子评选”这样的提倡方式。因为道德这东西,核心就在一个“诚”字,“孝敬父母”应该是出于至诚之心,而不是做样子给人家看,希图博个孝子之名,一搞评选反而失去了这个“诚”字。

  因此具体到社会和学校而言,与其搞“孝子评选”,还不如谴责和批评那些不孝的人(如虐待父母,无休止地“啃老”,不尽赡养的义务等),以守住“孝道”的底线。至于一个人在“孝道”上达到了多高的境界,是不是比别人更“孝”,那就只能交给他自己的良心和良知了。实际上,一个真正领悟了“孝”的真谛的人,是不需要学校奖励的,他在履行“孝道”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那种“道德幸福”,就是对他最大的奖励!


作者:常梦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