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瓶梅》文化,眼睛别只盯西门庆
2006-07-04

苑广阔

  2006年5月1日,安徽省黄山市西溪南村刚刚建成的《金瓶梅》遗址公园开门营业。与此同时,山东也有两家《金瓶梅》景区正在修建或正计划修建:一家是聊城市阳谷县的“《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另一家则是距阳谷几十公里的临清市,一条以休闲文化旅游为主的“《金瓶梅》文化街”已正式纳入规划,计划五年内修建完成。(见7月3日《齐鲁晚报》)

  虽然几个地方对到底哪里才是“西门庆的家”争执不休,但旅游项目却都已经纷纷上马。但争执归争执,不管是安徽黄山还是山东的阳谷和临清,在如何利用《金瓶梅》上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围绕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宫闱之事做文章,推出了“西门庆初会潘金莲”、“武大捉奸”等旅游项目。

  而了解《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古代一本著名的“禁书”,因为内容不雅,普通读者一直无缘得见正本的《金瓶梅》。既然书为禁书,它所宣扬的文化也难免就有腐朽和不道德的一面,如果我们的旅游开发仅仅只关注西门庆和潘金莲的“隐私”,也就难免会有些“见不得人”的尴尬。其实这都只是对《金瓶梅》粗浅的认识,真正研读过《金瓶梅》的是知道的,《金瓶梅》共计80万字,描写到西门庆私人生活的才两万多字而已,其实书中更多描写了当时的商业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养生文化,《金瓶梅》堪称一幅16世纪的社会风俗画卷。毫无疑问,要开发旅游又要避开历史的尴尬,那就应该把眼睛不仅仅盯在那两万字上,而更应该盯在那78万字上。

  鲁迅早就说过,对待传统文化要汲取精华、抛弃糟粕。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对待历史我们既不用讳莫如深但也不能对不道德的东西大肆宣扬。《金瓶梅》文化可以利用,但就看你如何利用,这是当地政府部门和旅游开发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