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2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一女生王静的网站,名叫“反二奶网”。这个网站最近名气不小,成立半年以来,访问量已突破21万。用Google搜索“反二奶网”字样,共有23600条结果。
网站主题,是揭发王静父亲王志华“包养二奶”的行为。
2004年初,王静正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她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做公务员的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随后,从母亲的口中,王静得知了“父亲包二奶”的事。
诸多媒体转述了王静的这个说法:父亲王志华把一名有夫之妇“包养”在自己家的楼下,后来被妻子发现,于是提出离婚。
对这个说法,王静自己深信不疑。那时候,她的行为还是很“温和”的,她没有四处散播,而是花了3个月的时间,去劝说父亲回头。
那3个月,她天天旷课,找到父亲办公室,抓住每一点时间和他聊。晚上回家睡觉,第二天再来。聊的目的就是一个:让父亲承认自己“包了二奶”,并改正错误。
“他先是否认,然后开始对我沉默,什么话都不说。”王静回忆,最后,父亲见到她就厌烦。据她的说法,有一次争吵起来,父亲拿了一把水果刀“差点儿捅死我”。
“我给了他很多台阶,他不下。”王静反复地说。
当时,她对父亲的要求是,“你包多少女人都没关系,只要你回到这个家”。
父亲不下台阶的后果,就是王静的四处举报。她为此到过北京,两次去中纪委“告状”。
2005年那次,中纪委信访处的“115号”阿姨接待了她。“要不是你父亲官太小,我们就直接介入调查了。”对方这样回答,并给了王静一个信封,让她交给山东省纪委。省纪委调查的结果是,她的父亲没有包二奶。王静不信。
第二次,她又来到中纪委,“115号”阿姨态度明显冷淡下来:“你这个小姑娘,好好学习吧,不要再往北京跑了。”
这些话,显然无法说服她。如今,每当有记者来家里采访,她都会带人家到当年父亲“包养二奶”的房子,找一位负责收水电费的老人。
老人则会对记者指着王静父亲的照片说,这人是做生意的,和一个妇女以夫妻名义租了这间房子。
“你还有其他证据吗?”记者问。
“如果你要证据,我可以给你找一家侦探公司,让他们去查,一定能找到证据。”她斩钉截铁地说。
举报的同时,父亲和母亲因调解无效,最终还是离婚了。
在王静“反二奶网”的顶端,挂着“父亲不如西门庆”几个字。
记者问:“西门庆人品卑劣,名声极差,这样形容你父亲是否过分了?”
王静回答:“我觉得他确实不如西门庆,西门庆虽然玩弄别的女子,但起码还没抛弃自己的发妻和孩子。”
在网站上,她将父亲的行为说成“嫖娼”。这遭到了非议,认为她“乱说一气”。对此,王静也有说法:“我当时觉得,包二奶这个词力度不大,解不了我心头的恨,一定要用嫖娼这个词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