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兽道人道”之争 贫困“夏斯扒”们出路何在?/图
2006-06-28
 从提出怒江水电开发之日起,这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即饱受争议,围绕着“保留一条原生态河流”和“既要讲‘兽道’,更要讲‘人道’”这两个著名的论点,环保派和开发派展开了一场国内著名的论战——“怒江大坝之争”。

从提出怒江水电开发之日起,这条著名的国际河流饱受争议。(资料图片)

    近日,我国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中提出:“怒江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比较了不同梯级开发方案在开发布局、规模、方式和开发时序等方面的环境影响程度,为该规划的实施提出了预防和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这段话再次让争议多年的怒江水电开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富裕的怒江,贫困的“夏斯扒”

    白族群众夏斯扒一家生活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鲁掌镇鲁掌办事处,虽然离州政府只有10多公里,一家四口人仍过着衣食不保的生活。夏斯扒说,一家四口,年收入不足600元,一年里,吃上白米饭的机会不多,今年过年,他用苞谷在市场上换50斤大米,然而剩下的粮食却不一定能保住一家人的温饱。

    怒江的“夏斯扒”并不少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秘书长杨忠华说,以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为主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今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农村贫困人口达40万人以上,4.5万人还住着茅草房和杈杈房,全州4个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而奔腾的怒江却蕴藏着3640万千瓦的水能资源。

    

贫困的夏斯扒只能以包谷为生。

 当地农民只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讨生活,怒江周边的山上坡耕地成为农民开发利用的主要土地资源。记者看到,怒江两岸已是满目疮痍,大片被开垦出来的土地严重破坏了山体,山上已基本没有植被覆盖。杨忠华说,曾经森林密布的怒江两岸的山上,如今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上已经没有原始森林,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3933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75%,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愈演愈烈。

    对此,云南省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工作列入计划的提案引起了国家重视。然而,2003年9月3日以前,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关于怒江水电是否开发会成为问题。

    规划报告指出,怒江中下游是我国水电开发极为优越的河流。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公里,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80年代即确定的水电基地之一。与另外12大水电基地相比,其技术可开发容量居第六位,待开发的可开发容量居第二位。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而易见,比三峡工程规模1820万千瓦还要大,是三峡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的1.215倍,而工程静态总投资仅896.46亿元。

    审查会召开之前,电站的各项前期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推开。此时,已经准备摩拳擦掌掀起怒江水电开发高潮的建设者在兴奋地等待着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规划报告,但大家都忽视了这样的声音: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提出,依据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大型电站规划必须专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当天,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专家指出,怒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两条未被规模开发的大河之一(另一条为雅鲁藏布江),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潜在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为使怒江流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原始生态环境相对完整的生态河流,不宜在此开发水电。由此,反对和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全面展开,怒江水电开发,延迟至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