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应常怀“卑微”之心
2006-06-28

 
  如果比尔·盖茨不久前宣布将隐退微软并专心慈善之事让我钦佩的话,那么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捐献37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善”(见新华社6月26日报道),则让我震惊。

  比尔·盖茨离开了自己苦心经营20多年的微软帝国,挥挥手对国王的宝座轻轻说再见,不带走一片云彩,其胸襟气度,让人心折。而从100美元投资开始,3年后拥有2500万美元、20年后成为120亿美元的巴菲特,一个投资界的传奇,世人眼中的赚钱机器,如今也把千金散尽,颇有些中国古代名士的风流。

  从卡耐基、洛克菲勒到如今的盖茨、巴菲特,简单地推定美国富豪有行善的传统或许并不客观。但是,说他们行善的背后有其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却也是事实。

  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43岁时,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公司,他的贪婪,对财富的掠夺和与同行不择手段的竞争,使他背上了“强盗资本家”的恶名。就在他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做不完的工作、对金钱有着无穷欲望而由此带来的无穷烦恼,令53岁的洛克菲勒距离地狱只一门之隔。或是财富和烦恼,或是性命,这是医生告诉他的仅有的两种选择。

  病中的洛克菲勒开始思索,他慢慢停止去想自己怎样赚钱,而开始为他人着想,更多地考虑用财富能换取多少人的幸福。由此贪婪的洛克菲勒变成了当时的慈善大王。

  我们听多了他们雄才大略、成就霸业的胆识气魄,当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向世人展示他们内心善的一面时,不仅应该让平民百姓感到震惊,更应该让全天下的富豪,包括中国的富豪有所触动。

  为什么我们的富豪榜会变成富豪的受难榜(尤以胡润榜为最)。什么时候我们的财富榜,能变成我们平民心中的尊敬榜,用他们的事迹感染我们。

  什么时候他们的名字随着财富的增长,乘着忧国忧民、爱国爱民高尚情操的翅膀,在大街小巷里被人传诵。而不要吹尽黄金始见沙,也不要几年得志后在牢房里悔罪,更不要成为千夫所指的“宝马案”的主角。

  富豪光荣,但要生财有道,更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要一将功成万骨枯。更重要的是,比尔·盖茨、巴菲特此举更应该让他们如醍醐灌顶,除了赚钱,生命中应该有远比赚钱、积累财富更有意义的事情。

  创造财富超越财富,让自己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是成为为财富所累,终身为财富打工的人,这才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要达到的目标。

  我喜欢这样的人生,赚钱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不为金钱所役,乐善好施则体现了成功者内心深处的卑微,这种卑微不是贬义,而是指把自己始终和芸芸众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像关心自己的兄弟家人一样关心那些真正卑微的人们。

  让我们,尤其是那些有钱人牢牢记住卡耐基的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魏众(北京市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