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残忍”不能成为国人的习惯
2006-06-21

 南方网 李红军

 
  位于学校附近的一潮汕餐馆当街杀猫,猫咪被做成肉丸子下火锅,有食客慕名而来吃得津津有味,也有食客称看完现场杀猫后食欲全无,更有中小学生目睹血腥场面后落荒而逃,引来猫友善待动物的呼声。如此一幕出现在布吉一家新开张的“方记猫肉丸店”。13日晚,记者在位于布吉何屋村办公大楼一楼的该店铺前看到,一笼惊恐万状的猫咪蜷缩成一团。“猫肉去湿,补身体。”店老板说,潮汕流行吃猫肉。(《南方都市报》6月16日)

  一些所谓的“流浪猫”在一些地方竟成了餐桌上的“盛宴”。当一个个可怜巴巴的小猫被残忍地屠杀的时候,不知别人的心境如何,作为媒体中人的我总有一种愤怒的感觉。记者实在不明白,猫这种可爱的动物,它们究竟招惹谁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心存一颗善良之心,让猫们与和谐社会共处。

  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们乖巧,通人性,为此成为不少家庭的宠物。猫这种动物除了它的乖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在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大家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在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老鼠生长繁殖的前提下,猫、蛇等老鼠的天敌自然成为了人类的“好帮手”。然而,当人类无情地屠宰这些生灵的时候,人们不得不追问:人类的善良之心哪去了?与人类和平相处的猫难道不应该受到善待吗?

  记者自幼没有吃过猫肉,猫肉究竟是啥滋味,至今无从知晓。据悉,吃“猫肉可去湿,还补身体,滋阴壮阳。”仅仅因为猫肉可以“滋阴壮阳”就可以置动物尊严于不顾“大开杀戒”吗?自然界中滋阴壮阳的东西多得是,为啥偏偏把目光瞄向猫?善良友好的猫惹谁了?凭什么要把它们“置于死地而后快”?

  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正在形成一种很不好的风气,这就是以“追逐残忍为快事”,前一时期媒体报道了北方某城市有个小姐具有“虐待狂”的特征,她把小猫踩在脚下,“很惬意”地得到了一种虐待上的满足。此消息被网友发布在网上后,立刻引来人们的一片谴责声,大家怀着一种对动物的怜悯心态,纷纷谴责这种虐待行为。动物们是否受到善待,某种程度上讲它考验着人类的人性。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是否善待动物,直接考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尊重动物尊严的社会才能称之为文明社会。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仔细体味这话颇有些道理。展现给动物的不是人类友好的一面,而是更为严重残忍的一面,动物们能对我们的社会心存感激吗?

  不错,目前的动物们,尤其那些目前还依靠人类来豢养的动物,它们的命运完全听从于人类的喜好,当人类高兴时,它们可能幸免于难,当人类失意或者想“饱口福”时,那些可爱的动物们则难逃被屠宰的命运。动物们没有自己的生存权利,他们的生存完全掌握在人类的手里,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注意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不要让它们成为残忍的牺牲品。“追逐残忍”不应该成为国人的习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怜悯意识,要知道,动物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应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残忍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精神品质,无论对人类还是动物来讲,“残忍”都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