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诚可贵,安全价更高,若为结婚故,两者皆可抛!”
――――婚期将近者的无奈之语
也许谁都没有料到,在个人投资的目光被楼市大包大揽多年之后,2006年竟突如其来地成为了个人投资颇红火的一年:股市出人意料的回暖,基金前所未有地高涨,个人购买外汇的开闸放水,黄金投资的风风火火。一波接一波的消息令普通百姓的投资欲望再次变得膨胀灼热了起来。
黄金我是不敢涉足地,虽然看着身边的不少同事在热火朝天的纸黄金市场杀个七进七出、赚个盆满钵满,心中颇为羡慕,但基本的风险意识还是有的。
“只见人前赚钱笑,哪识背后折本哭。”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的是“高空作业”、“高风险”、“拦腰一刀”、“血本无归”,我承认自己还是胆小,实在是没有魄力拿多年来一点点抠出来的血汗钱做这搏命的买卖。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虽然做着收益较小的基金买卖,但我得到了自认为必不可少的“安全感”,
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偏题了?呵呵,明明题目上标榜的是“爱情”这种崇高的字眼,怎么满篇净是些斤斤计较的鸡毛蒜皮?不要着急,下面就要说到爱情了!
和我一同投资基金的朋友,志同道合,且投资的理念也很相近。每每聊起投资来都颇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自以为是”。同样的对黄金敬而远之,同样的对安全感情有独钟。
但几日前,朋友沮丧地对我说就要告别投资的日子、充满安全感的日子、陷入无尽的挣扎中去?
我大奇,问何故?曰:要结婚!
我不禁感叹:原来如此,珍重珍重!唏嘘之意溢于言表。
都说结婚是一生一次的重要事件,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相信绝大多数的女性以及女性的亲属都希望能够有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不否认,不少男同胞也这样希望。)再加上80年代后逐渐走入婚姻殿堂,往往是两大家子的人就指望两个小年轻的婚礼来大闹一场了,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于是乎全家总动员,从衣、食、住、行多角度全方位为幸福的新人准备结婚所需的所有物件和仪仗。不少眼光独到、脑筋活络的生意人已经风风火火地大做起婚庆的买卖来,生意那叫一个红火。
中国人似乎有一种习惯,在红白喜事上一向是不屑于吝惜金钱的。
筵席摆个十几桌,那是少的;婚车请辆凯迪拉克,那是普通的;新房买个100平米,那是刚刚及格的;蜜月去趟新马泰,那是随随便便的。普普通通结个小婚(都不算上买房子),七八万不算什么,十来万也普普通通,二十来万也不过是勉强上点台面,再往上走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只能用高山仰止看“呕像”的眼神来表示心中无尽的“崇敬”之情了。
富裕的人家不在乎这些钱,更何况越是有钱有权有“资源”的人也就越能够通过大办筵席这一仪式赚取更多的回报收益。而普通人家呢?又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地将两家上下几代人的血汗积蓄投入到无止境的婚嫁排场中去呢?指望能够通过收礼来达到收支平衡么?没门!普通人的亲友自然也多是普通人,能掏出的钞票实在有限。更何况人家也是要结婚地,呵呵,当你喜笑颜开地数着为数不多的礼金之时,可否想到已经有多少人在琢磨着怎么在下一次自己的喜事儿上把亏出去的本钱都赚回来呢!
的确,“一生就一次,为什么不把婚礼办好点?”这样的论调很有市场,但从全国越来越高的结婚支出与越来越高的离婚率看来,美好的婚礼似乎并非是美好的婚姻生活的象征,相反却与高离婚率有着隐隐约约的正相关性。
当然,在下也不是劝所有的新人都领个证就完事儿(虽然在下的确如此),双方想要结婚闹一下也算是一件好事儿,如果能够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进行,相信对双方家长的交流和小两口婚后生活的质量都是有帮助地。万万不要为了一时的风光,搭上自己N年的积蓄,放弃难得的投资机会,令家庭的安全感也因此骤减,何必呢?
如果这些问题您都想过,然后毅然愿意付出许多只为风风光光的一场婚礼的话,我只能叹口气:“那爱情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