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时评:学校指派孩子抬花圈的“画外音”
2006-06-15

高福生
 
  2006年06月15日


  即将小学毕业的30余名学生,头顶烈日徒步往返近10公里,竟然是被学校派往邻村帮山西晋城一位副部长办丧事抬花圈。这件在学生家长中引起强烈愤慨的事,发生在阳城县固隆乡固隆村小学(据《京华时报》6月13日报道)。

  在笔者的印象里,对于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或治丧,教育部门一直是明令禁止的。然而,在个别地方,有一些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屡屡侵扰孩子的教育空间,把校园视为个人“自留地”,将孩子当作帮人场、充面子的“道具”,有意或无奈地让孩子从事与学习无关、与健康成长无益的商业活动。发生在固隆村小学的这起学生“帮忙”抬花圈事件,是私权粗暴侵扰校园的一次拙劣表现,凸显了某些园丁在人情大棒、金钱糖弹威逼利诱之下,自乱方寸的窘态和丑态。

  与让孩子们装点商界“秀场”,充当老板们的“助兴工具”相比,固隆村小学让即将参加小学毕业考试的学生去“帮忙”抬送花圈的丑闻,再次将有关问题进行了放大,也更让人震惊。众所周知,一般的平民百姓家办丧事,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即使有钱,也难保会请得动这么多学生来摆谱长脸,更何况是徒步10余公里在外村执行“任务”。

  这其中,利益驱驶是首因。只要有钱,哪怕是让学生“抬花圈”,学校也乐意让教师带领学生去“赶场子”;其次,这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调遣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是不用花钱的“义工”,是最廉价的“出租”花瓶(每人一个白面馒头就打发了),而且有老师带队,在“质量”上也更有保证;三是公权滥用让办丧事的副部长过足了“面子”瘾,在亲朋好友面前充分展示了权力的“能量”。

  不论是学校主观有意为之,还是权力部门授意或副部长“强邀”学校为其大肆操办丧事捧场摆脸,都是一种违规之举,它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让学生参加、耳濡目染这种讲排场、摆阔气的送葬活动,不仅令正在发育的他们身体吃不消,还会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形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