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2006-06-14

□潇湘晨报评论员 单士兵
 
 
  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意识形态的文化,以抽象的方式存在;现实经济的文化,以产业的形式存在。文化意识的无限抽象性,孕育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在无形的文化意识与有形的文化财富之间,有一种必然的元素,就是创意。

  文化创意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最近国际国内的两个关于文化产业的成功标本,一定可以带给你最深切的感知。

  《达·芬奇密码》日前在全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聪明的商人们让这本书的能量辐射到电影、手表、汽车、游戏、旅游甚至食用油上,至今已创造出超过10亿美元营业额,而且,越来越多的产品和行业还正在沾光《达·芬奇密码》的神奇,迅速火爆市场。

  而湖南的超级女声带来的经济收入,有电视直播的冠名赞助、插播广告收入、短信收入等,还有经纪人代理收入、全国巡回演出收入、发行音乐唱片、出书等等一系列的收入,最终形成庞大的收入流。最近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

  不论是《达·芬奇密码》,还是超级女声,它们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以创意缔结了一条文化产业的“经济链”。

  创意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而创新则是与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有人说,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而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关键就体现在文化的创意上。由于文化上的创意往往具备独特性、独创性,在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复制,从而成为一种高级的竞争力资源,并具备相当的抗风险能力。这正是诸如《达·芬奇密码》、超级女声这样的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最终形成相应的“产业链”的本质原因。

  这些,从湖南取得极大成功的文化产业品牌身上,同样可以得到佐证。比如,出版湘军、电视湘军、蓝猫卡通品牌等等。特别是出版湘军,在当前出版业竞争空前激烈、行业利润大幅降低、全国出版产业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年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的前列,综合评分在全国相关文化产业50强中排名第4位。报纸、网络、手机报等等不同介质的媒体互动,形成了一条强劲的文化产业“经济链”。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文化的创意。

  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而面对这样的文化资源,惟有注入新的文化元素,赋予特定的文化创意,才能打造出有价值、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进而形成相关文化产业的“经济链”。

  但是,种种事实说明,将文化创意转变成经济价值,进而形成相关的经济“产业链”,并不是简单地靠“头脑式风暴”就可以完成的。长期以来,种种思想文化领域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的痼疾和顽症,让以市场的手段将文化“产业化”变成了一些人意识形态里的“禁区”,从而形成了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比如,超级女声就曾遭遇过种种非议,甚至是面对种种约束的力量。这都说明,文化创意的经济化,必须求得相关文化体制改革来进行助推。

  没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思想必然僵化,这样,文化创意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当前必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来解决相关的观念束缚,并从制度上、体制上、政策法规上、经费上等予以文化产业发展的激励与支持。这样,才能对长期积淀的深厚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来激活文化创意,释放文化的生产力,为文化产业提供根本的竞争力,最终形成湖南文化产业强大的“经济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