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儿子(下) ——观“绿色和平”摄影作品展《稻米之路》系列随感
2006-06-09

来自稻米原产地的稻米标本

      现代文明从马车到汽车、火车,到轮船、飞机,到太空飞船,世界发展的速度在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迅速。因为这些迅速的变化,那些来不及接受现代文明渲染和没有条件跟上发展步伐的,他们的足迹,与世界主流的发展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发展的两个结果,一个消灭原有的东西,二是产生新生事物。它导致了越来越多原始生态的灭绝,到如今,物种和原始生存方式的消失速度,已经到了一个让我们难以置信而只想将它们掩饰掉的地步。中非大猩猩是世界上最大、最稀少的猿,也是最接近我们的动物,目前只剩下了几百只;按如今的发展状况,亚洲的天堂雨林中的主要地带,将在20年内消失……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以前的100—100000倍,因为我们破坏森林,污染空气、水和土壤,每一天就有100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专家分析,地球上有1000万种物种,而我们每年会令3万种灭绝,这一步伐正在加快——我们始终在感受着身边的乐土,却很少去想想,地球在朝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转动。

        如今,二十多岁的我们,等到年老以后,将站在什么样的地方面对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周围,或许到处都是先进的机器,我们的空气大部分由人造机器提供,我们的公共绿地,是科学家发明的自动生长常年保持完美形态的人造植物……而我们古老的稻谷将在哪里?我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耕种和生活的稻农将在哪里生存?

       关于这次摄影,绿色和平有一个记录片,记者发布会后,这个记录片播放了一个小时,我全程看完了。那一个个镜头让我难以自持,我仿佛已经脱离了土地,脱离了从小生长的农村,然而,当我看到那些镜头,我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激动,因为我觉得自己能够解释它们,解释耕种的概念、农民的辛劳,从我小学时候在南方的水田里挥起镰刀开始,那种古老的烙印已经深深留在了我的心里。

       像以它作为我写作的开始一样,让我以记录片中的这行字幕结束我的写作——

       “祖先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只给我们留下了梯田。”
                                      ——云南民歌,来自绿色和平记录片《稻农的眼睛》

■公益中国 严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