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者“决不道歉”意味着什么
2006-06-08

    6月6日是法院判决郭敬明抄袭案的最后赔付期限,恰好也是郭敬明的23岁生日。记者获悉,郭敬明已在前一天将21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金打入了庄羽的账上,与此同时,郭敬明在他的博客上公开表示,会执行法院判决的赔偿和停止销售,但决不会道歉。(《北京青年报》6月7日)七日内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道歉是法院对郭敬明抄袭案的另一项判决,显然郭敬明对此并不服气,甚至丝毫没有履行法院判决的念头。郭敬明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作品品位如何,笔者从未留意。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及其他被揭露同样存在抄袭行为的作品,笔者也没有阅读的兴趣。只是,他在抄袭行为已然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并被法院判决板上钉钉后,依然流露出这般满不在乎和狂妄桀骜的态度,却令人关注。

  “不愿意再对这件事情浪费太多的口舌”、“唯独没有在官司上浪费任何精力”、“对自己所不认同的事情,哪怕世人全都相信,我依然不会随意苟同”、“我不会道歉”……诸如此类目空一切的言论,虽然出自一个“80后”的嘴里,却令笔者想起那位踢了秋菊丈夫要害部位却拒不给个“说法”的村长王善堂来。

  那是一个以民间法则、传统宗法、个人权威为主要标志的特定的时空和语境下的自然秩序世界。在这样一个生存秩序下,秋菊坚持讨“说法”的行为,注定要遭遇强权、霸道、蔑视、无礼的压力和冲突。所以,村长即便答应赔偿经济损失,也是将钱轻蔑地扔在地下;即便在秋菊难产的时候和村民一道冒着风雪送她上医院,也绝不肯低下头向她道个歉。应该讲,这样一个秩序世界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

  现代公民社会是一个以现代法治、公德与行为准则为基本规范的秩序世界。郭敬明是生活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都市里的年轻人,他的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他所身处的文明环境、法治与道德氛围,理应与王善堂村长的“王国”有天壤之别。可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持守“自然秩序”的印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秩序返祖”现象。“秩序返祖”现象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产生,其根源是很复杂的。通过郭敬明抄袭案,可以大致窥其一二。比如,由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乃至文化地位,而滋生出的霸道行径;由法治软弱的现实而造就的蔑视法律心态;由追星者的狂热而怂恿出的趾高气扬;由经济市场的惟利是图、缺乏原则而放任出的轻狂底气。

  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一个侧面体现为现代公民秩序取代落后自然秩序。郭敬明被判抄袭却拒不道歉,看似年轻人的轻狂无知,实际上却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方面,出现了“秩序返祖”现象。当然,社会进步本身就具有反复性、螺旋式的特征,进步终究是一种大势所趋,不过,对于这个进程中的秩序返祖现象,还是不可忽视。

  毕竟,我们应该张扬的是秋菊那样为追求公民社会秩序而奔波的精神———即便她是一名土得掉渣的乡村农妇;毕竟,我们应该反对的是郭敬明这般奉行“自然秩序”的无知轻狂行为———即便他是一名新潮时尚的都市青年

来源: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