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看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2006-06-06

2006年06月06日 红网
 
  “计量经济学之父”、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茵日前在上海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总体增长速度将放缓。他据此指出,中国经济并没有过热。(6月5日《东方早报》)

  我一直很崇敬那些专家学者,尤其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人,比如说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茵,他可以在遥远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一个经济学模型,就可以预言一个东方国度的经济发展趋势。好象一个拿着水晶球的巫师,巫师施展魔法,水晶球就看到异国的未来。真是神奇!

  苏轼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国人们身处这个经济环境里未必就比一个外国人看得真切,但一些在书斋中的学者,运用他们的计算得出的结论很多让普通民众大跌眼镜。他们一会说,通过研究其实骑自行车比开汽车造成了更多的污染,建议国人多开汽车,那是多么环保啊!一会又说,哎呀,城里人多可怜啊,农民的幸福感都比你们强……专家学者们啊,你们是否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应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普通老百姓也有发言权,至少从真实的生活中可以直接地感受到。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标准学界观点不一,但一般说来经济过热有几个表现:物价持续快速上升;居民消费全面高涨,许多商品供不应求;生产在能源或原材料方面遇到瓶颈制约;就业率下降等等。这些表现都可以从最近的新闻中窥见一斑。

  目前,最火的新闻都和经济是否过热有关,从“允许GDP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到“国六条”的颁布进行房产调控,无不是相关部门意识到了“过热”,从而积极举措应对,再宣称“中国经济没有过热”简直此地无银三百两。允许GDP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目的是防止“短期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以求“可持续发展”。房地产新政大刀阔斧,力求急降楼市高温。“带血的GDP”“吃人的房价”无不是国人无法承当之重。

  收入不见提高,生活成本到是“涨”声一片。夏天天热了,空调价格也跟着升温,各空调厂家已陆续发出提价通知,6月5日后空调涨价势在必行。如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国产品牌涨幅最高,提价10%-15%,铜、钢材、塑料等原材料涨价,成本增高是造成空调涨价的主要原因。价格听证会便是“涨价会”,出门打的起步价提高了理由是成品油价提高。涨价体现了生产在能源或原材料方面遇到瓶颈制约。6月1日后,银行卡跨行查询余额收费,部分银行的取钱手续费增长100%。这些都是居民生活成本全面高涨的一个缩影。

  学者说,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只能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可是老百姓却感觉到,经济是增长了,为何就业率不升反降呢?尤其是大学生缴纳了高额学习成本却只得到一个“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有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即使想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还没门呢?这难道不是“经济过热”?

  上不起学,生不起病。这些生活的必需品怎么会如此昂贵吗?这恐怕“供不应求”的价值规律都无法解释吧!诺贝尔学者的水晶球中,除了看到“中国经济还未过热”,还能看到什么?能看到切切实实的中国民生吗?

作者:普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