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忘却??我记忆中的“寒窑”演出》[转帖]
2006-06-06

歪歪的体会

  想起那天的演出,早该写下来了。可是最近太忙。一直无法集中精神,定不下心来做记录。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把它写下来。

   说起寒窑这出话剧。其实,创作者的初衷是为了纪念熊式一先生的。

  我惊讶于,作为最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我,原先几乎完全不了解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这么大贡献的一个人。我只是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名字,只是因为我对名字里带数字的人都比较有兴趣,才记住了他的名字。

  参与这个剧组,通过与王老师和燕老师的交流,我开始渐渐了解熊先生。

  对我来说,他属于不太近又太久远的年代。没有近到有便利,全面,无论是正反面的全方面的资料来了解他。也没有远到一切历史都大浪淘沙,能把他的贡献一一呈现。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离我这么近的白色的年代,有点抵触心理的。它充斥着战争,欺骗,受欺压,耻辱,各种打击,即使还有反抗,还有最终的胜利。

  我不是爱为别人歌功颂德的人,也不大爱说什么纪念某人的话。

  但是,最终我确实对熊式一和那个年代发生了兴趣。

   在那样的年月里,人人都求自保。而他却担起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当有人屈服与时代,有人奋起反抗,有人在战场上抛撒热血,有人弃医从文时。他怎么会想到,怎么会有心情,把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把传统文化介绍到国外?当然演出中,我们谈到,也是一种战争。细细想是的,但是,那几乎是一个人的战役啊!

  上了这么多年学,我最近突然掉进一个黑洞里,到底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坚持,甚至是了解?我们还剩下多少。。。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倒是有些年代久远的书院,可是没有一个还在使用。我虽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但确实,我们中国最古老的学府,可能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西大学之类为数不多的百余年的历史吧。我一直认为可以从一个国家对知识的尊敬程度看出他的文明程度。。。现在的中国,无论从戏剧,电影,文学,诗词,绘画。。。都没有自己明确的时代和地域的痕迹。

  我并不是一个把中国,外国的文化非要分的那么清楚的人,我也喜欢学习和接受外来文化,我更不是抱着自己的文化不放的人。我只是觉得,要先明白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深爱自己的文化,才能说的上去真正去爱其他的文化,那样才算是真正的爱吧。而不是先屏弃,否定,甚至是厌恶自己。只知道别人的好,好,好。让世界了解中国真正的文化精髓,从平等的意义上传承历史。他成功了。其实,我的小小的民族情结,真是骄傲了一下呢!

  他真的是不用一兵一卒,就以自己的方式精彩的打赢了这场“文化战役”的。

   我们也真的应该抛开别的因素,公正的评价一个人的历史贡献。

  那天,我站在舞台上,那样的长时间被聚光灯强烈的照射,第一次。

  ??其实,有点孤独的感觉的。虽然,舞台上有我的伙伴,我的朋友。我还是有种孤独的感觉。我承认有一点点的怯场,一点点的不适应,还有一点点的兴奋。灯光恍的着我有点睁不开眼睛。我还发现,其他人也是尽量避免灯光的直射。人本能的反映吗?不想让自己,暴露在光线(阳光)的直射下。是什么原因呢?

   我虽然是在专业的戏剧学院学习。看过了那么多的戏剧演出,登过那么多的舞台,但是从来都没有过登台演出的经历。我是很珍惜这次体验的。

   书归正转。

  因为演出定位是“后后现代心理剧”,我们心里一直是没有底的。况且我们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演员,只有王老师是舞蹈家。她居然在演出前都不细排一下!没有固定的台词,没有确定的动作,面对陌生的观众,我们谁都不知道会出现怎么样的事件,甚至不知道下一句话会说什么!王老师只是说要按自己当时真实感受去演,去讲话。还说如果有那些我们盼望有的因素,反而就限制了自己。??现在想起来当时就那样上台,都觉得不可思议。

  第一天演出,大家是紧张的要死的,开演前,王老师带领我们做呼吸调节,大家挤在狭小的休息室里,互相鼓励和打气。演出开始了。一开始还有点放不开,可是,我们在最快的时间里控制了舞台。虽然没有像最初设想的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但是,我们在舞台上做出了最佳的自己。还有更多的即兴的有趣的小事件,甚至,王老师和海燕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打”了一架!虽然大家的台词功底不好,动作也算不上优雅。但是,大家真的都投以真情。随着其他伙伴的演出,互相感染着,感动着。随着情节的发展,我开始调动自己所有的身体感知,如同王宝川体会思念,草药精华,我们相互触摸和交流,甚至是和幕布,和梯子,和地板,和光和空气。。。特别是当音乐想起时,我感到自己脱离了小小的舞台,我身处我无边的旷野,我在海底游泳,我飞翔在无穷尽的洁净的天空中。。。那种感觉真是太美了。。。

  在最后结束前,王老师带领我们和全场观众做深呼吸,闻着最纯粹的草药的芳香,轻轻哼唱,我们纵情,忘我的唱着自己的心声,祝福伙伴,祝福坚持留下来陪我们到最后的观众,祝福所有的人。那一瞬间,我真的希望世界和平,人人相爱。。。??我知道自己的这个愿望许的太大了,可是那时那景,我已无法自己。。

   第二天由于没有和灯光师协调好,一开始就出了点状况,导致演出竟然晚了二十多分钟。大家都有点沮丧,看着稀少的观众,郁闷和愧疚代替了紧张的情绪。

  一开始的演出大家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去表演,处处显的生涩。好容易才投入其中。

  接受了第一场之后观众的建议,我们更注重了观演之间的交流,我们增加了走到观众席的次数,和他们对话,碰触,甚至把他们拉上舞台,让他们加入我们表演的行列。观众也很配合,看地出,他们对这种演出方式很感兴趣。积极的配合我们。每一小段结束后,大家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做各种训练和调理。

  为了体会王宝川的爱。我们相互说“爱”,对着彼此陌生的人。我们用各种方言,各种语调,甚至有人说英文和法文!但是,我们发现,其中,用自己的语言真心诚意的说“爱”这个字,有多么难!我们惊讶于??原来,真正的爱,是“说”不出口的。。。

  还有一个训练,也记忆深刻:我们所有人拉成一个圆圈,身体紧靠着别人,闭起眼睛。边让声带发出“呜”的声音,边把圈转开。希望可以尽可能转成一个正圆。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继续。我开始渐渐的体会到,我只要尽力的伸展我的双臂,就有可能让这个圈圆一点。最后一次。当大家睁开眼时,发现居然我们成功了!!真是不可思议!有一位观众说起他的感受,居然和我一样,他也是尽量的伸展自己的双臂。后来王老师说,做这个练习的意义正在此。只有大家都尽力的伸展自己的身体,这个圆才可能“圆”起来。其实,想想,对啊,多简单的道理啊,我们一开始因为彼此的不熟悉,出于自卫的心理。我们不可能完全伸展自己的胳臂。但是渐渐的,我们发现,只有首先放开自己,才可能使这个圆再圆一点。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为之付出,才有了我们成功的可能!??引申一个有点俗的话题,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伸出自己的双臂,这个世界是不是会更“圆”一些呢?

    两天的演出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认识了几个好要好的朋友。忘年之交的燕老师老师,执着善良的王老师,和我一个属相的心爱的燕姐姐,真性情的海燕,还有刚刚诗获奖,老让我欺负的小尹,还有中国音乐学院的三个女生,还有小白,还有。。。


太多的美好回忆,让我不敢忘记,倾尽脑力,写了这篇长长的小东西,只希望好朋友们安康!

  再补一句,为熊式一先生鼓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