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后现代舞台剧---《寒窑》"Cool Cave"
背景资料: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东面的一条沟内。是传统古典戏剧《五典坡》中王宝钏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经受人间磨难的地方。
相传唐时,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看中贫而有志的薛平贵,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被迫与薛平贵逃往城南寒窑安身。后来薛平贵为民除害,被唐王任命为后军督府,随军西征,讨伐西凉。在与敌交锋中,因王允二女婿魏虎撤兵,使他寡不敌众被俘。魏虎回朝,又传言薛平贵战死,并劝王宝钏改嫁,王丞相等也亲到寒窑劝她改嫁,但均被王宝钏拒绝。她整日苦守寒窑,忍饥挨饿,靠挖野菜度日。十八年后,西凉与唐统一,终于盼回了与薛平贵的团聚。
王宝钏这个封建社会的千金小姐,忠于爱情,苦守寒窑18年的可爱形象,深受人们的同情和赞扬。后人在此修庙、塑像以示纪念。今寒窑从沟口到沟内分别建有贞烈殿、思夫亭、薛平贵王宝钏大殿,以及平贵降马、平贵别窑、王宝钏挖野菜等多种塑像,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热点。
本剧的前言:
没有人怀疑王宝川的坚贞爱情,她等待爱人薛平贵十八年!----因为所有的故事都这样写。
也没有人知道王宝川如何等待了这十八年?----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没有写,那不过是个故事,有谁能做到呢?也没有必要深究!谁没有个七情六欲,谁能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活着?就当她是个美好的愿望。就这样,几百年了,到现在这个命题依然是个谜。
难道伟大的爱情故事将永远的埋在历史中,继《山海经》、《独异志》等之后 ,成为一个新的神话?一个毫无法力的神话?她的现实意义在哪里呢?
但到过寒窑的人,如果仔细看那里面的说明,就会恍然大悟:
----王宝川十八年来,依靠乡亲们的帮助度日,她平日里也经常采撷草药,为街坊四邻治病,深受大家的爱戴,学习中医药学和时时的自省,让王宝川深刻体会人性的提升与优化,跨越人的生理极限,成为后人敬仰的、坚持忠贞爱情的典范。
本剧的宗旨:
后后现代风格的舞台剧《寒窑》,受到相关中国古典戏剧、和熊式一先生的英文剧本《Lady Precious Stream》的启示,通过舞蹈、戏剧、言语、音乐、材料、等元素再现王宝川寒窑十八载的生活经历。巧妙的将中英文语言做了寓意的对比,并通过这种对比,延伸出人类生活个性的发展秘密。借解读王宝川的寒窑生活经历,道出人性发展的可预知性、可调控性,和智慧开发的潜力。
演员将由非专业戏剧演员组成,通过舞蹈肢体、人声、语意表达等训练,感知虚拟的王宝川的爱情生活历程,体味生理和心灵的沟通。早于观众,首先成为这个剧的受益者。
本剧的角色:
演员:共9名--王宝川,观音,个性演员7名(表现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及不同的薛平贵、王母、白马、王允、金川、银川、苏龙、魏虎、菩萨等角色)。
本剧的特色:
1,舞台设计:后后现代风格的舞台剧《寒窑》,最为突出的是整体剧场性,演员也在观众中。
2,体验、参与性:由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王宝川”的18年人生、爱情体验。
本剧的剧情简介:
熊式一的《王宝川》1934年公演海报(http://www.dimensionalweb.com/pic/wangbaochuan-People's%20Theatre.jpg)
王宝川,与其他7名演员在舞台上。
王宝川在舞台的正中间的位置,用手指书写着血书。自言自语的、又看起来与薛平贵对话(虚拟/从未出现在舞台上)。5名演员或站或坐卧的在舞台的正中间靠左的位置,在王宝川的右侧后面,用一条45度垂吊、半透明的幕隔开,同时表现薛平贵的角色,用不同的声音在与王宝川对话。薛平贵的声音听起来,象是中英文的组合,但是依然听得懂那些不过是王宝川思念爱人的自言自语的意译。
观音菩萨在舞台的右上角的天梯上坐着,看着流血的王宝川。。。。。 你也可以是观音菩萨,当你在舞台上需要冷静一下,全方位的思考下一步心灵的翼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