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03日 来源:南方报业
最近,媒体对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因过度加班,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死亡的消息多有报道和评论。IT、华为、白领、过劳死,这些关键词组成了对眼球最有力的打击,触动了网络上的IT从业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的感同身受。
前年,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先生猝死;去年末,网易代理CEO--38岁的孙德棣、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先生也因工作压力过大而突然去世。上个月,南方都市报对普通白领生存状况作过连续的个案报道和分析,对白领生存压力大、幸福指数低的现状有细致的描述。一系列的个案说明,看似风光、在成功的道路上迅跑的白领阶层,确实承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压力。
对胡新宇的不幸去世,我们在倍感痛惜之余,也可以检讨一下此案例背后的意义。相比安于现状,或者是难以改变现状的社会底层,白领有做“人上人”的成功欲望,要为房子、车子和父母的殷切眼光而战;相比经常在光鲜时尚杂志露面的真正成功人士,白领没有太多的资源,因此要搏命,把自己当牲口用,因此,身体透支,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倒下,确实也是很自然的事。
作为一个同样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IT人,如果抛开一点顾影自怜的门户之见,我要说,“过劳死”在众多的行业中都存在:传统行业中打着领带背着皮包穿街过巷的推销员;被背离学术规律的考核制度折腾得奄奄一息的高校教师;众多的基层的派出所……用我朋友自嘲的话来说:活着真好,死了都值。
拿自己来现身说法比较靠得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读几页梭罗的《瓦尔登湖》或者张中行的《顺生论》,这说明,我的潜意识里向往那种没有压力、清净自然、顺势无为的日子。但是,白天一坐在办公室里,我就为报表上急剧滑落的数字抓耳挠腮。我能把报表上的数字看成是数字游戏吗?不能;我能把手头上的工作当成无所谓的赏玩吗?还是不能。因为,我不是老子,不是梭罗,我只是资本链条上称职的一环。
我很矛盾。我甚至无心责备华为鼓励员工加班的管理制度,相比众多不顾员工基本利益的企业,华为已经做得足够负责和足够好了。也许,胡新宇的去世,对华为来讲,只有个案意义。但对于整个社会各阶层来讲,却又有典型的标本意义。
在向胡新宇哀悼的同时,我改编了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自爱的人,跑步,打球,定期医检;面对不太幸福的世界,我要做资本链条中有力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