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部分来黄山市的投资者将获得该市发放的“绿卡”,并可在一定限度内享受交通违章免罚、车辆过境免费以及免除路检等优惠待遇。根据黄山市的这项政策,年纳税50万元以上或年自营进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实际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社会事业单位可在黄山市享受“绿卡”优待。(6月1日《新安晚报》)
为了引来并留住客商,地方政府竞相拿“优惠政策”送礼,招商引资竞赛演绎成了优惠政策大战,你税费减半,我税费全免;你低价提供土地,我干脆无偿使用……如今黄山市拿交通违章免罚当赠品,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拿“违章免罚”等土政策当赠品,至少存在以下几种危害:一是庇护纵容少数人的交通违章,损害了交通法律法规的尊严,破坏了法律与交通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二是违法施政行政,属于典型的权力乱作为,甚至是胡作非为;三是规则制度因人而设、因人而变,根据财富大小划定不同的免责区域,将引发一系列富人特权现象,引发群众对立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内外有别,媚眼只向“外来和尚”抛,使本地企业心冷齿寒。
法治社会是一个平权社会,任何特权的存在,都会对社会公平正义构成威胁,都是对法律权威的无情消解。市场绿色通道若变成特权通道,那些刹不住车的富人特权者岂止是闯“红灯”,恐怕连制度的围栏都敢撞。黄山市政府越过法律底线,为外来大老板们颁发特权“绿卡”,无异于明火执仗破坏市场规则。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都不当回事儿的地方政府,那些遵纪守法的外来客商敢和他们长期合作吗?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