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国家博物馆卖金条(转载)
2006-06-02
 

    5月9日,工作人员在展示“长征纪念金条”。当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推出首套“长征纪念金条”,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这套金条共两根,每根由100克纯金制成。一根金条正面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的形象;另一根金条正面是红旗、宝塔山、红军会师的画面;金条背面有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和国家博物馆印章。新华社记者 余福卿 摄

    国家博物馆买卖金条上瘾了。昨天,一些媒体刊发国博金条图片“新闻”,又是限量发行1000套。其实,国博卖金条已然不是新闻,如果说有点新意的话,只是上月初推出的是纪念长征金条,而这次推出的以赠送台湾而未成行的两只熊猫为主题金条。

    本版5月16日发表《纪念长征需要金条吗?》一文后,立即有读者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应当关注国博金条的去处,并指点一二。我以为,倘若没有用公款购买金条,个人购买无可指摘。至于市价每克200元的黄金,国博200克卖到46000元,这也是愿打愿挨的事情。

    但是,上文在质疑发行纪念长征金条时,我们的论点还是有力的,就是国家博物馆买卖黄金涉嫌不正当竞争,把国家信用押在商品质量保证上是危险的商业行为。至于论据,就是金条上打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文发表后,国家博物馆方面没有对他们动用国家信用买卖金条一事对公众作出任何解释,反而加快了金条买卖的步伐,在一个月内又推出了熊猫金条。这种对公众舆论采取公然蔑视的态度,“我们不理睬它”的做法,不知是否出于国家博物馆的上级支持,还是国家博物馆根本就是无上级主管单位?

    在商业利益面前,特别是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仅长征金条一单生意,国家博物馆就可以赚至少600万以上——国博也许是铁了心干到底了,宁可砸掉国博的牌子也在所不惜。这是国博个别负责人的长官意志,还是国博全体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集体选择,暂时还不得而知。

    对于国博买卖金条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部门,应当认真地调查研究,给公众一个说法。否则,我们有理由认为国家工商总局不作为。

    作为从事新闻职业近30年的报人,我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的廉耻心越来越少,寡廉鲜耻这句成语甚至不足以形容其少得可怜。想当年,一篇小说、一幅漫画都有人找到报社,“对号入座”,认为丑化了他的形象,败坏了他的名声。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有无数的人找鲁迅的麻烦,认为是给自己画像。尽管当时觉得这种“对号入座”有些令人啼笑皆非,而今天看来却是这些人至少还有廉耻之心。由此观之,堂堂的国博以买卖金条为荣,置公众舆论于不顾,忘掉了“八荣八耻”的教诲言犹在耳。呜呼,再论下去,恐怕就要深挖根源了。(苏文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