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生子媒体生“病”
2006-05-30


2006年05月29日 来源:广州日报 
 
 
    “王菲生子”是一条小新闻,媒体狂轰滥炸、疯狂追逐“王菲生子”才是最重要的大新闻。这整个过程反映出的,是媒体染上了某种“流行病”。

    日前,有记者采访我对最近“王菲生子”促发新闻战的看法。坦率地说,对“王菲生子”事件,我本来一无所知,也缺少兴趣。这个月一直忙于和同事们组织学生做“2006中国新农村调查”——南大学生记者和社会学系的100多位师生,散布到全国各地,研究农民的生存现状,很多学生为了这个调查性报道,在农村过了一段很艰苦的生活,尽管他们每天的住宿标准只有10 元钱,但在采访调查时却很有专业精神。

    现在我惊讶地发现:同样是采访,媒体对“王菲生子”这样一条“新闻”的追逐,竟然到了寸步不离、高价收买、死去活来的地步,即使对于狗仔队精神来说,也有点离谱了。

    记者采访我的问题是:这一切是为什么?

    从我与新闻界打交道的情况看,今天中国的许多媒体对于我们这些学院人士所认为的正常新闻(比如农民生活调查),其认同度之低,已经不正常了;当然,其关注度更无法望娱乐新闻之项背!

    即使在娱乐新闻的价值框架内来说,疯狂炒作“王菲生子”的记者,其娱乐新闻的价值尺度也大为可疑。对“王菲生子”促发的新闻战,这类新闻炒作行为不是新闻教科书教的,也不是广大受众的需求,而是某些编辑部的需求。娱乐记者们假装认为负有满足受众的责任,但事实上,这或许只是娱乐媒体圈子里的需求,他们固然想服务读者,但更想做的事情是娱乐自己,是要攀比、表演和自恋。

    从世界范围来看,20年来,新闻业一直有“软性化”、“娱乐化”的发展倾向,在中国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们这几年更是娱乐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生新闻的遭遇是最典型的例子,从关怀民生始,到疯狂追逐收视率止,其间,车祸、杀人、诈骗、火灾统统成了最佳娱乐题材。甚至,连军事、政治新闻都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在伊拉克战争直播的日子里,更让媒体激动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原来战争也可以成为“新闻秀”的!上海某电视节目把“中国民工在阿富汗被打死”作为手机短信的竞猜话题,发展出了娱乐至死的新闻理念,违反新闻伦理而不自知。至于娱乐新闻界,当然更是变本加厉地“娱乐化”,中国娱乐记者一向是有娱乐无新闻,现在更是达到了自娱自乐的新境界。

    媒体对于“王菲生子”的围追堵截,本质上是圈子里的自恋行为,媒体是以这种高度“敬业”的表演来表达对自己的敬意。“王菲生子”是一条小新闻,媒体狂轰滥炸、疯狂追逐“王菲生子”才是最重要的大新闻。这整个过程反映出的,是媒体染上了某种“流行病”,我姑且称之为新闻价值观病毒——看到别的媒体认为是重要新闻,就不好意思不认为是新闻,由于抵抗力差,于是一家传一家,纷纷传染倒下。而且,这个“病”肯定不是大众传染的,而是娱乐媒体自带的病毒。

    这个“病”如何防治?一时还不知道。眼下之计,只有观察一下,再慢慢治疗。(杜骏飞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