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与“旧人”的关系总是显见而又让人不愿去联系。关于“故居”,人已经走了,房子还在,里面的陈设依稀仿佛,而观瞻的人已衣尘历历。有种半饱,有些微温。说不出的惆怅旧欢如梦。而关于“旧人”,彼此一起分享了青葱岁月里那么多的成长秘密,相互搀扶,彼此执携,虽然人生路上又遇到那么多新的同路客,可那一段路程的感受却只有对方分享与担待,由此成为彼此某种程度上的唯一与孤本。
“故居”与“旧人”相对于“新宅”和“新人”,提及的时候相隔了岁月,蒙了些灰,看起看昏昏暗暗的。时间又美化了记忆,那远去了的人事就越来越朦胧,模糊地很美。此时此刻,万万做不得的事就是回头再看一眼。原本就已成为梦幻,走入一个梦境就踩碎一个梦境。过往的人事都是用来珍藏的,珍藏的东西都是宝,是要放在箱底,心疼,回味的。最美的意境是,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回首那些芬芳与缱绻,一边唱张信哲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八百年的陈年老泪都要流出来。
关于故居,我立刻回忆起的是10岁以前的老屋,是爷爷的房子,独门独院,大门出来是条小街。小的时候经常被爸爸差遣出去打酱油,蹒跚地摸着街边的石墙,走一个来回,手里抓的钱不见了,酱油也没有打回来。夏天傍晚时分,往西望过去,可以看见山顶夕阳渐落,爸爸有时候抱着我讲故事,妈妈则一口一口喂我晚饭。我关于幸福家庭的最初认识就是来自那个时候。
后来,爷爷去了,老屋也拆迁,一家人都搬到楼房。离故居步行10分钟的地方。因为距离近,我也就常常和朋友溜达回去。我家的老屋没有了,后门一墙之隔的邻家确留下半边厢来,我们只在门前站一站。那老屋也已空无一人。每次经过,却都叫我面红心软。我所关于对旧情人的全部体验也就来自那时了。那种似曾相识,若即若离,半明半暗,似醉非醉的美感,让人头晕目眩。
祖宅跟着我的童年渐淡渐远。后来父母因工作迁居,故居与我似乎就更是陌路。彼此桥归桥,路归路了。难得回老家,再见到老地方,也就有了几分疏离,却又觉得亲切。宛如故人,几年不见长得恨眉恨眼的,心里什么滋味都冒了出来。
故居与旧人,都绝禁不起回忆。旧人相见,眼神总暧昧,闪烁,有小鸟在两个人面前飞。那种错过,辗转,都在颦望之间,山啊水啊天啊地啊,都在旋转。彼此心下闪念,要是当初没有分开,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鼻子开始发酸,语气开始低沉,你好么?言情剧里见多了的场景如此真枪实弹出现在眼前,吓死人。通常碰到这样的场景,我会哈哈一笑,啊,好,至少,还活着。而且,感觉,活得还不错。哈哈。当初,有没有恨过我?啊?当初啊,什么时候的事了哦?没有没有没有。都过去了。眼睛长在前面,是让我们要多往前面看,哈哈。我们都会很不错。倒不是好马不吃那个什么草,主要是,事情都过了嘛,再也回不去了。即便勉强再回到一起,时间空间都有些那么一点不对劲,彼此客客气气的,有了前车之鉴,有些相敬如宾。聚,反而是种隔。所以说,什么叫相见不如怀念,就是这个意思。见了面也许又都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样子,徒添失望与伤感。什么叫旧人?旧人就是旧了的人,已经退场了。你若留念那个舞台,强行安排个续集给他,演的人依然入戏,看客却呵欠连天。人生之戏,毕竟大部分又都是让别人看的,多出的余白,横竖是个障碍。
与其企图相濡以沫,再继前缘,倒不如相忘于江湖,来个了断。不贪恋,不怀旧,藐视那惆怅旧欢。所以,回忆一向很淡,往事薄如刀片,我们开始活得很不错。
“故居”与“旧人”,也都是用来打底的。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真想去拾回那掉在地上的旧衣衫。所以,从乡村的老土房,到单位分配的单身房,再到结婚买的商品房,我们的目标是,城郊的别墅。谈的话题都是联体还是独栋。口口声声多爱故居,你舍得放下眼前的一切回去住?舍不得,就少来谈怀念。所谓喜欢,都是虚的。你爱上的不过是那股情绪,你看上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像白雾里落下的那几点红酒,喝得有点高了,可以以酒精为借口口无遮拦告诉全世界,啊,看我多怀旧。大家感动。于是,全世界陪着你一起怀旧。而且,还是“回忆倚在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