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国观念”要改一改
2006-05-25


新华网 许博渊
 
    新华社20日报道,因不符合“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而在国际贸易中痛失订单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多,截至4月,今年仅厦门一地就有200多家企业“跌倒在这项新的贸易壁垒前”。这些标准包括在童工、强迫劳动、健康及安全、集体谈判权、歧视、工作时间、报酬、惩罚性措施、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报道将其定性为贸易壁垒,透出一股不平之气。但我认为,这个壁垒有点可爱,它的背后尽管有利益考虑,却也有很美丽的东西在。

    资本有其固有的脾性,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都要表现出来。我们尽可以指责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种种罪恶,但不可据此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资本的不人道表现辩护。时代进步了,人类文明了,老皇历翻不得了,必须走新路,走人文主义之路,即人本主义之路。在这方面,我们许多企业家似乎思想准备并不充分,在对待工人和职员时自然而然地拿出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一套手法。这是违背我们党改革的初衷的,也是违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既然我们自己不自觉,人家设一道门槛,强制我们走文明之路,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们的起点太低。从前,中国人的字典里没有“社会”二字。这两个字是近代才出现的,而且还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国人脑子里历来只有国和家,家国,或者国家。我们受到的道德教育是要对家庭和家族负责,对国家负责。一般人把家庭放在首位,他们说:“我为国家,谁为我呀?”只有优秀人物把国家放在前面,“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即是。中国人没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文化传统,非亲非故,我为什么要对他负责?你要我对你负责?好,拿钱来。仔细观察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都与此有关,都从这个源头流出。

    林语堂先生早在30年代就这样写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个人主义者所组成的民族。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家庭而不关心社会,而这种家庭意识又不过是较大范围内的自私自利。很奇怪,‘社会’一词所代表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并不存在。”他还说:“家庭与朋友一起组成了一座有围墙的城堡。城内是最大限度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相互帮助;对城外的世界则采取一种冷漠无情,一致对抗的态度。结果正如人们所见到的那样,家庭成了有围墙的城堡,城墙之外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是合法的掠夺物。”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调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那就是良心。“说话要凭良心”,“做事要凭良心”,我们常常听人这么说。但总有许多人不把良心当回事,他们会问:“良心?良心多少钱一斤?”意思是,在物质利益面前,良心并不重要。良心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相反,会造成物质损失。在良心和钱面前,人们往往选择钱而不是良心。比如对工人,我给你加了工资,我口袋里的钱就少了,为了钱,我不能讲良心。

    好,现在人家逼着我们的企业家讲良心来了。他们不叫良心,叫社会责任。文明社会的建设好比走上坡路,没有一点外部压力,全指望自觉是不行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真是个好东西,美不胜收。你不是选择利益吗?好,如果你不讲良心,亦即不讲社会责任,那我叫你得不到利益。多好的“东东”啊!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想象,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人类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走向文明。

    还有食品的绿色标准,人们也说是贸易壁垒。这个壁垒其实也不错。我倒是希望我国各地,各城市,都树立起这样的壁垒,以便让消费者少喝一点农药、激素、瘦肉精、膨化剂、孔雀绿、抗生素、氨水、工业色素等等新意迭出的化学物质,让消费者多活几年。这样的壁垒多好啊!不要抱怨,而要伸出双臂拥抱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