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徒步上班能坚持多久?
2006-05-17

     由北京民间环保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和112家车友会共同发起的“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环保公益活动,5月15日正式启动。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对此积极响应,并于启动仪式当天步行 6公里上班,表示要为全市人民多争取一个蓝天而付出自己的努力。(5月16日《竞报》)

  书记市长“亲自”乘坐公交车上班、部长局长“亲自”参加义工行动、处长县长“亲自”走访慰问困难户与孤寡老人……近年此类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各路媒体蜂拥而至,摄影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拍下了一张张精彩画面,可惜绝大多数报道就此没了下文。

  其实,老百姓对官员们的要求并不高。目前还没有一个红头文件赋予领导干部坐官车上下班的特权,没有一部法令豁免了官员们在植树造林、义工行动等方面的公民义务,然而某些地方官员坐一次公交车就能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当一天活雷锋就能“感动中国”,如此黑色幽默,让人实在轻松不起来。

  每次从报纸上看到官员乘公交车上班的消息,笔者都格外留意这些媒体的后续报道,总希望老百姓经常能在公交车上遇到自己的书记市长、厅长处长、县长科长,在小小车厢内随时随地就能进行官意与民意的互动,碰撞出亲民爱民的心灵火花。在一次次失望与失落之余,笔者越发觉得纳闷,让官员们放下官架子回归正常人状态,让领导干部的身影重新回到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里,真的就这么难?只见“做官”,而不见“做人”,官员们怎样才能树立起人格魅力,打动百姓的衷肠?

  因此看到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徒步6公里上班的新闻,尤其是看到他迈着矫健步伐在马路上行进的图片,笔者还是禁不住为他加油鼓劲———希望杜副局长能够坚持下来,将官车封存入库,风雨无阻地乘地铁、公交或步行上班,以行动诠释环保理念。

  官员一次徒步上班不是新闻,天天徒步上班才是新闻,也请我们的媒体记者跟着官员们“一走到底”。

来源:半岛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